首 页 政协动态 协商建言 委员声音 主席访谈 正商量 提案摘编 议政瞬间

首页>协商>协商建言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为加快建设美丽新宁夏贡献智慧和力量

2024年05月10日 14:42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今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将紧扣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主题,按照自治区政协“12324”总体工作思路,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实行新型政党制度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作用、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设,提高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水平,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争创一流工作业绩,为在中国式现代化全局中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作出新贡献 

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开展协商,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完善协商方式、丰富协商内容、提升协商质量,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

在服务大局上更加主动,高质量组织实施2024年度协商计划,围绕“扎实推进‘三项计划’,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以数字化赋能工业转型升级,推动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展常委会专题议政;就“抓住种子要害,确保粮食安全”“推进荒漠化综合防治,助力‘三北’工程攻坚战”“加强医保基金合理使用,助推我区人民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强我区未成年人保护,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加强宁港澳台交流合作,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深入挖掘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文化,助力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等进行专题协商;承办好2024年西北五省区政协“助推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联席会议,彰显政协服务区域发展的责任担当。

在民主监督上持续用力,制定“专项+专题”民主监督计划,围绕“十四五”规划确定的重点目标任务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民主监督;围绕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三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就安全生产和生态安全开展专题民主监督,不断提升民主监督的质量和实效。

在服务为民上积极作为,认真落实“四下基层”制度,组织委员深入调查研究,持续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和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运用界别协商、对口协商、提案办理协商、有事好商量等方式开展协商,通过社情民意信息反映问题,回应群众期盼,关注民生实事,切实做到人民政协为人民。 

在提高凝聚共识水平上展现新作为 

把凝聚共识融入政协履职全过程,充分发挥人民政协“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三个作用,搭建“五个平台”,切实担负起“落实下去、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搭建谈心交流平台,落实主席会议成员联系常委、专委会联系界别委员制度,建立健全走访看望委员和谈心谈话制度,形成从党内到党外、从常委到委员、从委员到界别群众的凝心聚力工作格局。

搭建读书学习平台,推进“书香政协”建设,深入开展以政治学习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协商议政为主要目标的委员读书活动,建立“自学+导读+交流+互学”的读书模式,推动委员读书与履职深度融合、相互促进。

搭建合作共事平台,完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开展经常性工作的机制,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履职尽责,通过联合调研、共同举办协商活动等方式,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更好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搭建团结联谊平台,高质量办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会,展示近年来宁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重要成果;落实宁夏政协加强与港澳地区交流互动机制,推动开展常态化的定期互访与交流协商,发挥港澳委员双重积极作用,支持港澳委员为港澳长期繁荣稳定和宁港澳交流合作献计出力。

搭建宣传宣讲平台,充分用好自治区政协华兴时报等“一报一网两微一端”宣传平台,打造具有政协特色的全媒体宣传矩阵,全面反映政协履职成果,生动展现委员履职风采;通过委员大讲堂等形式,向界别群众宣传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打造科普讲堂特色品牌,面向社会各层级开展科普讲座,积极广泛传播共识、在更大范围凝聚共识。 

在推动工作提质增效上取得新成效 

坚持统筹兼顾、远近结合、立改并举,进一步健全完善“四类制度”,着力补齐民主监督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两个短板,推动自治区政协各项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健全完善协商制度,修订《协商工作规则》《协商议政质量评价办法》《提案工作条例》,健全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和反馈制度,更加注重从“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向“做出了什么效果”转变,推动协商成果有效转化落实。

健全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制定《关于建立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的意见》,不断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站、委员联络小组、界别委员工作室“点线面”相结合的工作链条,推动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更加深入、更具实效。

健全完善民主监督制度,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主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积极探索民主监督的组织领导、权益保障、知情反馈和沟通协调机制,发挥协商式监督特色优势,助推党委和政府工作部署落实落地。

健全完善联系指导市县政协制度,完善自治区政协主席会议成员联系指导市县政协制度,自治区政协办公厅、各专委会与市县政协对口委办联系制度,召开市县政协主席座谈会,深入交流经验做法,充分发挥整体优势,不断提升工作质效。 

在强化委员责任担当上展示新形象 

按照政协委员“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重要要求,以改革思维、创新理念、务实举措,大力推进履职能力建设,着力提高委员政治把握、调查研究、联系群众、合作共事四种能力。

进一步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制定并落实好委员活动计划,认真执行新修订的委员履职评价办法,充分调动委员履职尽责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委员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切实做好“委员作业”。

进一步加强专委会基础性作用,严格落实专委会向主席会议报告工作制度,推动专委会在“专”上下功夫、在“专”上提质量、在“专”上求实效,形成“一委一品”特色亮点,以创新实干不断提升工作质效。

进一步提升界别工作水平,主席会议专题研究界别工作,把界别协商、界别发言、界别提案、界别反映社情民意作为发挥界别作用的有效平台,引导委员自觉加强与界别群众的联系,更好发挥政协界别作用。

进一步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把提高干部能力素质、提高服务政协履职工作效能摆在重要位置,努力打造一支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委员履职创造良好条件、提供优质保障。 

(广告)

编辑: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