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2024年第二期 2024年第一期 2023年第六期 2023年第五期 2023年第四期 2023年第三期 2023年第二期 2023年第一期 2022年第五期 2022年第四期

首页>书画>画界杂志>2023年第一期

“再问—谭平绘画”在广东美术馆展出

2024年05月11日 14:51  |  作者:睿 洁  |  来源:《画界》2023年1月第1期 分享到: 

日前,由广东美术馆主办,王绍强担任展览总监,崔灿灿担任策展人的“再问—谭平绘画”在广东美术馆展出。

复-苏(丙烯)200×300cm-2021年-谭-平

复-苏(丙烯)200×300cm-2021年-谭-平

自20世纪八十年代起,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与西方当代艺术思潮产生了紧密的联系。中国的艺术创作愈发多样化,抽象表现主义作为现代主义艺术的主要形态之一,也不断被吸收并发展出独特的形态,同时亦受到观念艺术的挑战和融汇。谭平的绘画实践,将抽象与表现的构成和色彩建立在当代视觉环境和“不确定”关联的基础上,重塑了一种新的再现关系,极具研究价值。抽象艺术似乎给我们提供了一条别样的观看路径,除了文化观念上的颠覆,人们对探查视觉多义性所在的研究充满好奇,无论色块、笔触、形态,这个视觉俨然变形了的世界却又成就了另一个世界的视觉版图,可能是错觉的,也可能是另一种真实。

开门见山(丙烯)200×300cm-2022年-谭-平

开门见山(丙烯)200×300cm-2022年-谭-平

谭平毕业于中央美院版画系,八十年代末留学德国柏林艺术大学自由绘画系。作为代表中国抽象绘画艺术的艺术家,除了投身艺术院校的专业管理工作,谭平不断积极专研绘画语言表达的构成与形式,拓展绘画艺术新的图像观和复合意义,义无反顾地追求一种纯粹的艺术精神,这本身也是一种人文精神的忧虑。打乱、归纳、重组,近几年来人类认知和体验世界的变化进程呈现了众多无法确认的节点,谭平近两年创作中游离多变的线条,映衬或跳跃的色块,在非理性不确定的绘画语言的切换中表达了对当下现实情绪的抒发和转移,“我画画的时候会从不同的角度让我的画面变得更加复杂,这反映的是当下这个阶段的状态,是我对这个世界新的认知”,这不是特殊时期决然的蜕变,亦非自我重复,而是源自于自我内部艺术语言的审视和革新精神。

折叠的诺亚方舟(丙烯)160×200cm-2022年-谭-平

折叠的诺亚方舟(丙烯)160×200cm-2022年-谭-平

本次展览由独立策展人崔灿灿策展,展出谭平近三年的创作近40件,呈现了艺术家对绘画本质的探究。绘画如何重返活力,重返赋予我们血肉的故事和当下,便是谭平放弃“纯化语言”的全新起点,也是谭平近作的意义,寻找绘画中与时代同构的复杂、含混与多极。或者说,也是从谭平的近作开始,艺术史的纠葛,起源于上世纪的形式与故事的持续对峙,不再是谭平和现实之间的障碍,他必须努力的靠近,扔掉中间的支点,摘下过去艺术知识的有色眼镜,以更直观的、身体的经验,对今日正在发生和上演的现实进行洞察,寻找、打磨、发现、归纳,真正接近这个时代有关的本质。


编辑:画界 邢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