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动态 协商建言 委员声音 主席访谈 正商量 提案摘编 议政瞬间

首页>协商>协商建言

创新委员联系群众模式 打通协商为民“最后一公里”

——云南昆明盘龙区政协青云街道委员工作室助力民生问题解决小记

2024年05月14日 13:37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5月10日,走进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青云街道,一块由中央政法委授予的“枫桥式工作法”单位奖牌显得格外醒目。

2023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20周年。中央政法委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104个“枫桥式工作法”单位,云南省有3个单位入选,其中一个就是昆明市盘龙区青云街道。

2023年以来,盘龙区政协按照“一街道一特色”对青云街道委员工作室以“市域治理”为主题进行了提升改造,并在社会治理面临诸多风险压力和严峻挑战的佳园社区设立了委员工作室,为委员联系群众、群众找到委员提供更加便捷的路径,逐步探索出政协委员参与基层多元共治推进基层治理的工作模式。

青云街道委员工作室在开展委员联系群众活动中,打造了佳园社区独特的“邻里汇”品牌,依托5个站点14个信箱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在线上,通过开发微信小程序“幸福e社区”,方便群众通过网络反映问题。在线下,依托每一个嵌入到居民小区的“邻里汇”点,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了解辖区居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痛点、堵点问题。通过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广泛汇聚民意,并按类别归纳整理,形成辖区居民“需求清单”一张表,做到靶标明确、任务清楚。

探索政协委员履职模式,一方面,探索建立社区智囊库,对驻区的省市政协委员和联系街道的区政协委员,按照专业特长、工作岗位进行梳理分类,形成“资源清单”。针对协商议题,按照委员的专业特长邀请委员参与协商议事,努力做到协商有实招、协商有实效。

另一方面,深入基层搞调查,倡导委员履职形式多样化,除参加区政协组织的各类履职活动,社区开展的各项调查工作,积极邀请政协委员参加,让委员深入基层,听到最真实的民声,看到最真实的民情,了解最真实的社会治理的堵点痛点难点。尤其是院坝协商,做到协商之前必有调研,不调研不协商。按照居民“需求清单”,深入开展调研,合理确定协商议题、协商人员等,形成“协商清单”。

同时,扩展协商范围,除院坝协商外,积极组织政协委员参与“两企三新”组织、行业协会等举行的各类协商议事活动,围绕“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做强特色产业”等议题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智力优势,争取做到协商议出“金点子”,努力找到破解问题“金钥匙”。灵活运用“重点协商+专家联动协商”“请进来协商+走出去协商”“线下协商+线上协商”等多种形式开展协商,便于委员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协商活动,便于协商更出成效。

委员工作室及时将协商成果报青云街道党工委,青云街道高度重视,形成协商成果落实“责任清单”,明确具体负责人或负责部门,需上级部门协调解决的及时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有力推动协商成果落地落实。2023年以来,围绕婚恋家庭矛盾纠纷化解开展院坝协商,达成六项共识,并将协商成果及时转化,从源头化解婚恋家庭矛盾17起,有效提升了街道及社区对于婚恋家庭矛盾纠纷摸排的效率,拓宽了多元参与矛盾化解矛盾的途径。围绕背街小巷环境提升整治开展协商议事,调动辖区社会组织参与解决,动员社会企业资金67.6万元,推动解决该片区多地段环境脏乱差及占道经营、车辆违章停放、堵车淹水等民生问题,完成龙轩街街头运动公园建设。(本报记者 吕金平 通讯员 黄刚

编辑: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