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动态 协商建言 委员声音 主席访谈 正商量 提案摘编 议政瞬间

首页>协商>协商建言

探索新时代协商民主基层实践的建邺路径

2024年05月20日 14:02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推动政协协商民主向基层延伸,是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现实需要,也是人民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近年来,南京市建邺区政协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的重要部署,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以“委员接待日”平台建设为基础,全力打造新时代协商民主实践中心,通过建强阵地、优化举措、创新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在协商民主新实践中彰显新时代基层政协新作为。

加强队伍建设,练就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硬功夫”

建邺区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团结带领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全体政协委员认真履行政协职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邺新实践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是增强政治意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团结引领广大政协委员和各族各界人士,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二是抓好全员培训。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一年来,建邺区政协共组织集体学习12次,读书班7天,专题研讨6场次,专题党课5次,履职党支部活动6次。

建邺区政协充分发挥政协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切实担负起实现党对政协工作全面领导的政治责任。持续完善政协党组—机关党组—履职党支部—重大活动履职党支部党建体系,确保党的领导贯穿于思想引领、协商议政、凝聚共识和自身建设等各项工作之中。区政协通过印发《建邺区政协党建标准化工作手册》,健全覆盖政协工作各方面的制度体系,以党建“一条线”织密履职“一张网”;通过制定出台《关于推进党组织对党员委员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全覆盖的实施办法(试行)》,有效实现“两个全覆盖”;通过召开区政协党建工作座谈会暨党员委员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党员委员中开展“担当作为、争做示范”主题活动,有效提升政协组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推动形成以高质量党建强政治、带队伍、增团结、促履职的良好局面。

搭建服务平台,筑就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大舞台”

建邺区政协立足“搭好台”,引导委员“唱好戏”,依托委员工作室、协商议事室,通过交流座谈会、读书分享会、廊亭议事会等形式,搭建委员履职下沉平台,推动委员在基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助力社会治理,增强政协委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

一是打造“委员接待日”。建邺区政协通过开展“倾听市民心声助解群众难题”委员接待活动,搭建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履职平台,深化拓展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机制,推动形成政协组织委员、委员联系群众的工作格局,为助推建邺经济社会发展凝聚智慧、汇聚合力。社区是加强政协委员与群众联系的重要纽带,莫愁湖街道在做好委员接待日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坚持线上线下一起来,通过建立社区信息群,将社区主任、居民代表和政协委员聚在线上进行“远程咨询”“远程会诊”“远程解决”,为社区居民答疑解惑,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是探索多元议事模式。充分运用“委员之家”、委员工作室、街道和社区“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等工作阵地,搭建委员履职平台,为委员联系群众、了解社情民意、开展专项调研、参加协商议事活动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江心洲街道洲泰社区联合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街道议政代表共同前往潜洲,对森林防火工作进行实地调研,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座谈协商,多元主体切实提升了居民安全感、获得感。

建邺区政协紧盯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部署,围绕“六大工程”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等议题开展深度协商。聚焦金融科技产业集聚发展、通商圈建设、区域水生态环境、日间照料中心建设、科创产业发展、长江文化公园城市场景建设等课题深入调研,提出前瞻性的意见建议。一年来,区政协向区委区政府报送《资政专报》6篇、《委员之声》6期,区委主要领导批示11件。“推动金融科技产业集聚发展的思考”在《南京调研》刊发。

完善制度机制,激发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新活力”

坚持激励约束并重、服务管理并行,修订完善考核办法,建立委员履职登记、考核通报制度,将参与调研、会议发言、提交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参与读书活动、参加培训讲座等纳入履职评价体系,有效激发委员的履职积极性。

一是落实机制让委员“来了有话说”。持续用好“委员工作室”“委员接待日”等委员履职机制,建立健全委员评价机制,按照“12306”履职要求,做好委员履职情况的展示和统计,引导委员积极参与协商议事,激发委员履职热情。

二是创新机制保障委员“说了不白说”。积极落实“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建议清单、责任落实清单、结果反馈清单,加强协商之前的需求调研,营造接待过程中的良好氛围,做好议事之后的成果转化。江心洲街道针对“推进江心洲快递分拣场地建设”议题,先后6次组织政协调研协商,从近期、中期、远期三个层面落实区政协“让委员协商建议形成闭环、取得实效”的要求,及时形成专题报告提交区政协,跟踪落实成果转化。沙洲街道制定了政协委员工作室运行机制、接待工作制度,并将区政协、经科委、沙洲街道工作要点、工作计划等相关文件、制度、接待表等资料汇编成册,助力街道的经济建设,参与街道的基层治理,参加街道的民生服务。

三是健全机制考核委员“说得有内容”。充分发挥“12306委员履职手册”“委员履职量化进度提示单”的作用,内外一起抓,尽力为委员提供优质的履职平台,同时要求委员以“12306”履职工作法为基准,积极主动完成各项履职工作。兴隆街道定期公布每位政协委员参加活动、反映社情民意、协商议事等履职情况,对各项活动坚持现场评估,通过同心榜、口碑榜、五微榜等评选,编印《专委委员履职风采》,促进委员履职尽责,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

扬优势、解难题,助力发展更加有为。建邺区政协通过制定出台《政协南京市建邺区委员会关于落实“四敢”要求、服务“两个建成”的实施意见》,动员全区政协委员融入“五拼五比晒五榜”竞赛活动,助力金融科技、新金融、数字经济、房地产和新基建、新消费五大军团攻坚突破、争当表率。过去一年,共聘请42名委员担任“招商顾问”,组织招商引资座谈会3场次,招引企业11家,完成投资额近5亿元,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优势,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为推进“两个建成”贡献“政协智慧”。

发挥人才优势,打造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好模式”

以专委会为主要依托、以界别委员为主体、以界别活动为主要载体,用好委员专业优势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工作的“浓度”和“厚度”。

一是积极邀请政协委员参与基层治理。莫愁湖街道把政协委员作为居民中的一分子,开展“我是委员更是居民”“我来社区当业主”活动,让政协委员转换身份,设身处地融入居民,引导居民提建议谋良策,帮助居民增强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完善以政协委员为牵引的多方参与的基层共商共治机制。同时,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网络“数字达人”的作用,推动社区的网格化建设,对垃圾分类、刷脸、智慧充电等民生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帮助社区建设基层治理的智慧平台载体,提高基层治理的智能化水平。

二是发挥委员专长和优势提升建言服务水平。兴隆街道根据委员的专业特长和优势,成立了法律服务团、公益讲座等平台,定期开展以政协委员为主体的“同心圆·微心愿”等法律、文化、教育、体育、科技等活动,让委员更好地融入社区,让居民感到政协很近、委员很亲。南苑街道部分委员结合自身优势和资源,当好帮扶关怀的暖心人,11名政协委员分别帮助21名困难群众实现了微心愿,用爱心凝聚人心,让基层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政协“温度”,也充分展现了政协委员的责任和担当。

服务群众暖民心,协商议事解民忧,为民履职惠民生。过去一年,建邺区政协共组织委员接待活动108场次,接待群众660人次,转送《商量专递》35期,协助解决问题89个,帮助实现群众微心愿138件;共组织协商议事活动42场次,推动解决民生问题78个;共收集报送社情民意信息52篇,其中“加强职校芯片领域技能人才培养”等22条建议,被全国政协和省市政协采用,2篇信息获市领导批示。

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要积极探索有效协商形式,在加强全体会议广泛协商的同时,创新协商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主席专题协商会议组织方式,更加灵活、更为经常开展专题协商、对口协商、提案办理协商,形成重要议题协商与经常性协商相辅相成的良好局面;要着力培育具有建邺特点的协商文化,形成既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又理性有度、合法依章的良好协商氛围;要在提升委员履职能力上更加用心、在优化委员服务管理上更加用力,引导广大委员“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强化责任担当,努力成为履职尽责的实干家、改革发展的促进派、界别群众的贴心人。(林璐 范传真)

编辑: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