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绿·声音 绿·生活 绿·人物 绿·能源 绿·产业

首页>生态>资讯

中国建构河流伦理主张受到国际专家高度认可

2024年05月23日 14:39  |  作者:王菡娟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5月23日电(记者 王菡娟)5月21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出席第十届世界水论坛《河流伦理建构与中国实践》报告推介会。推介会上,国际专家纷纷发表观点,高度认可中国建构河流伦理主张。

李国英指出,河流是地球的血脉、生命的源泉、文明的摇篮。一个时期以来,在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等因素多重作用下,人与河流的关系日趋紧张,部分地区河流健康生命受到严峻挑战。河流危机本质上是生存环境危机、人类存续危机。保护河流,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就是保障人类永续发展。

李国英强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强调要“让河流恢复生命、流域重现生机”,赋予了河流生命概念,指引新时代中国河流保护治理新方向,开启了中国河流保护治理新实践。建构河流伦理,就是要把自然界河流视作生命体,尊重河流生存与健康的基本权利,调整人与河流关系的价值取向、道德准则、责任义务、行为规范,让河流永葆生机活力,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坚持人与河流和谐共生,是建构河流伦理的核心理念。尊重河流生存与健康基本权利,是建构河流伦理的重要基础。形成符合河流伦理的行为规范,是建构河流伦理的重要内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科学助理总干事莉迪亚·布里托表示,“关于生态系统的一些技术应用以及创新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高度关注的,尤其是如何恢复水生态系统,是我们重要的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生态水文示范项目于1996年正式建立,用以展示可持续创新的跨学科水管理实践项目,并且进一步推进生态水文的创新解决方案。江河水文与生态保障不仅需要科学支撑,也需要伦理依据,让我们共同保护水生态系统,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涉水目标而加速努力。”

荷兰王国水特使梅克·冯·吉尼肯表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和生态水文,对于荷兰来讲是非常重要的议题。荷兰响应有关水伦理、水生态环境伦理的倡议,并且在此倡议之下推出了很多有关水文和生态教育、人文伦理教育的活动,很高兴看到中国和我们在这个方面同频共振。我们同中国的水利合作历史悠久,同时也非常愿意向中国学习。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星球,我们同属人类命运共同体,因此无论是在流域尺度的跨界合作,还是比流域尺度更大的合作都至关重要。”

世界银行东亚太平洋地区副行长曼努埃拉·菲罗表示,“放眼全球,很多河流都被过度使用,河道遭受侵占,生态环境被破坏,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正在不断恶化。中国在河流治理方面有非常好的优秀案例,世界银行在欧洲也投资了河道清洁和整治项目,以求进一步改善水生态环境。这些案例都证明了如何通过协作来保护自然,与自然共行。”

编辑: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