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双向发力的天津实践>政协资讯
找准“小切口” 解决养老“大问题”
——天津市政协创新协商形式建言养老服务
人民政协网天津5月23日电 (记者 张原 通讯员 曾建军)“丰富长期护理险综合保障服务内涵,探索数字化监管,鼓励发展惠民型商业补充护理保险,推动长期护理保险扩容扩面,构筑‘风险规避安全网’”。
“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建立远程照护养老服务系统、居家养老远程服务指导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系统热线,解决传统养老存在的问题”。
“建立老年消防安全联动机制,支持老年群体电器产品更新,改善老年人消防安全环境”。
……
养老是社会大事,也是家中要事,涉及亿万家庭幸福和百姓福祉。5月20日,天津市政协召开“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促进养老服务体系规范化建设”专题协商会,25位市政协委员、专家学者踊跃发言。
此次专题协商会创新委员发言形式,“拱月式”主题发言重点突出、特色鲜明,“漫谈式”采访发言畅所欲言、协商充分,“他山之石”启示发言借鉴经验、引发思考。
“拱月式”主题发言环节采取“1+2”发言形式,每个主题邀请一位委员作主旨发言、两位委员作补充发言。围绕“老年人助餐”主题,
在“漫谈式”采访发言环节,市政协副主席张金英作为主持人,对有关政协委员、专家学者进行了现场访谈。大家聚焦长期护理保险扩容扩面、居家养老消防安全风险防范、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农村养老服务水平提升、远程照护养老系统建设等群众关切,各抒己见,探讨交流。问题层层递进,回答步步深入,一问一答路径逐步明晰,有来有往共识不断凝聚。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之石”启示发言环节,委员们交流分享学习考察的收获和思考,借鉴先进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结合天津正在开展的深化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和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工作,提出利用存量资产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引进社会力量发展专业化照护等建议,助力破解资金投入大、运营成本高等问题。
“这次会议协商形式新、氛围浓、效果好,让人耳目一新,富有政协特色。”天津市副市长李文海表示,各位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提出的对策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市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吸纳,进一步提升“津牌养老”服务效能。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是政协义不容辞的责任。”市政协主席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