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委员讲坛 名家访谈 医学前沿 食话食说 岐黄园地 科普养生 健康产业 粉碎谣言

首页>健康>名家访谈

快速启动抗病毒治疗,给HIV感染踩下“急刹车”

2024年05月27日 09:54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在HIV感染者的诊疗旅程中,从确诊阳性到启动治疗的这一段时间往往是他们情绪波动最剧烈的时候。面对未曾预料的阳性结果和陌生但可怖的病情,许多刚确诊的感染者常常焦虑绝望,不知所措,既有对死亡的担忧恐惧,也有对治疗的迷茫无知——确认感染HIV,难道真的意味着一切都太晚了?

事实上,只要感染者能在确诊后快速启动抗病毒治疗(快速启动ART),一切就都不算晚。随着医学的进步,HIV感染早已不是致命绝症,在规范持续的抗病毒治疗帮助下,HIV感染者可以拥有与常人几乎无异的生命长度和生活质量。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HIV感染者应在确诊阳性的当天或7天内就启动抗病毒治疗。快速启动ART能够帮助感染者缩短达到病毒抑制的时间,促进免疫功能的恢复,并降低传播病毒的风险,这就好比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遇到紧急状况,以最快的速度“急刹车”,解决故障,以避免后续酿成更严重的问题。

快速启动ART,尽早抑制病毒、缓解焦虑

“在我的门诊中,大约70%-80%的感染者都会焦虑,焦虑我还能活多久?HIV感染后我的人生完蛋了,会不会传染给家人和朋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孙丽君主任表示,“我们经常在门诊中看到确诊后的‘恐艾症’患者,他们惧怕死亡,他们担心传染他人,他们想要迅速治疗看到效果……”对于此类感染者,孙丽君主任通常会建议他们选择合适的药物快速启动ART,感染者吃上药后,焦虑的情绪能够得到舒缓,体内的病毒也能得到及时的抑制,“像现在常用的适用于快速启动抗病毒治疗的比克恩丙诺片,这类复方单片整合酶抑制剂在服用后4周病载量均值可以下降近3log10,两三个月病毒载量就检测不到了,传染的概率也就大大降低。”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孙丽君主任

“门诊中,感染者一般在确诊7日之内就能够启动治疗,还有很多人在确诊的当天就愿意开始服药治疗。”孙丽君主任分享道,HIV感染者需要接受终身治疗,以维持抑制体内病毒复制,维持长期治疗成功和长期健康,而快速启动ART对于提高治疗率、病毒抑制率和长期治疗维持率,提高感染者的免疫功能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无论快速启动治疗也好,调整治疗方案也好,检测的改进也好,第一目标是患者要受益。”孙丽君主任进一步解释道,对感染者来说,体内没有病毒就不会破坏免疫功能,免疫功能好了就可以避免得肺炎、脑炎等疾病,从长久来看,快速启动治疗后,感染者的病毒载量降低了,CD4细胞随之升高,免疫功能得到恢复,病死率也降低了;而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快速启动治疗的感染者能够更早实现“U=U”(检测不出病毒=不具有传染性),这样他们就不会通过性行为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这对于阻断HIV的传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感染者及基层医护人员的认知度仍有待提升 

快速启动ART的本质,在于帮助HIV感染者减少从确诊到启动ART的等待时间,这适用于广泛人群,也就是说,除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外,HIV感染者无需等待病毒载量、CD4细胞计数、基因耐药等检查结果即可启动治疗。由孙丽君主任所在的北京佑安医院牵头编著的《快速启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对中国HIV感染者快速启动ART作出了明确推荐:所有无ART禁忌证的成人及青少年HIV感染者均适用快速启动ART;对于确诊HIV感染的患者,有意愿且做好准备的患者可在诊断当日启动ART。

“快速启动ART是国际认可的治疗理念,也是大势所趋,然而目前我国新诊断的HIV感染者7日内启动ART的比例仅为18.7%,30天内启动率仅为75%,这个数字还远远不够。”孙丽君主任认为,现阶段大城市对快速启动治疗的认知和接纳度较高一点,但在其他城市,特别是基层,虽然对快速启动ART的认知比例在逐渐增高,但还有一定的差距。

谈及目前快速启动ART在推广普及方面的困难和挑战,孙丽君主任认为,目前的挑战首先在于认知不足,包括患者认知和医务人员的认知,因此需要增加相关培训和指南推广,可选择进社区等科普的形式。其次就是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和相关创新药物普及、医保政策的落地保障等。

创新药物加持,快速启动ART更易实现

快速启动ART对感染者的获益非常大,现在治疗HIV的药物也很多,但不是所有药物都适用于快速启动治疗——只有强效、安全、药物相互作用少且耐药屏障高的药物才是快速启动ART的首选方案。“有些患者还有合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情况,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临床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就要考虑药物间相互作用。”孙丽君主任介绍,此外快速启动ART还需要药物具备强效抑制病毒的特点,同时必须不易出现耐药。例如我们临床中常用的创新药物比克恩丙诺片等就能满足快速启动ART的要求,不用太多考虑药物间相互作用,不良反应少,对骨骼、肾脏、神经等影响都很小,且耐药屏障高,HIV感染者不需要等待基线检测结果就能开始服用进行治疗,如今创新药物已经可以通过医保报销,这对HIV感染者建立长期治疗的信心有莫大的帮助。

“感染者焦虑、想获得立刻治疗,那在化验单没出来的情况下,稳妥起见,就用医保里的创新药物。”孙丽君主任称,在北京佑安医院,刚确诊的感染者中大约80%的人选择使用医保药,创新药。(刘奕彤)

编辑:马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