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协商建言
嘉兴南湖东环河:泱泱秀水焕新颜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政协委员、区政协主席章剑讲述东环河治理的故事
初夏时节,漫步于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湘家荡区域的东环河畔,蓝天、白云、绿树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水中,不时有水鸟翩飞,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这是浙江省嘉兴市大力推进河长制、打造“幸福河湖”的丰硕成果,也是区政协积极助力水环境建设的成效缩影。
作为嘉兴市主城区,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2012年,南湖区统筹推进覆盖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河道的河长制,其中东环河的区级河长由南湖区政协主席担任,镇级河长由区政协委员、湘家荡区域党工委副书记郑玲担任。
十二年砥砺奋进、十二年日新月异,东环河、三店塘、石龙桥港、西南湖、车沈葛港
水乡也曾“因水而痛”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受上游及自身双重污染影响,嘉兴水质持续恶化,江南水乡
东环河治理前
逐绿而行 水岸同治
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广泛性、不确定性和滞后性等特征,是水环境保护工作的突出难点。区政协委员、东环河镇级河长、湘家荡区域党工委副书记郑玲表示,污染在水里,问题在岸上。治理水污染,控源截污是关键。为此,郑玲多次带队赴东环河周边农业用地进行现场调查及勘测,同时,牵头推进农户雪菜腌制整治工作,带队拆除岸上违章搭建的菜窖,保证废水不排入河道,切实加强源头管控。
其次,建设生态退水沟渠,将农业污水有效过滤后排放。郑玲介绍,目前,涉及七星街道高丰区域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和七星街道半墩区域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已建设完成。除此之外,街道重点打造的潭港、湘家荡支流水生态修复工程,涉及支流5条,其中长类港、南港为东环河支流,治理长度1.5公里,将有效提升河流生态缓冲带的养分截留、污染物拦截、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等功能,构建起良好的水生态自净系统。
东环河治理后
下一步,以“碧水行动”为着力点,持续推进水生态修复,建设水下森林,加强水质检测和水质达标考核,加强监管河湖管理范围内违法行为,坚决清理整治非法排污、设障、捕捞、养殖、采砂、围垦、侵占水域岸线等活动。
聚力守绿 畅通水利最后一米
随着治水工作推进,南湖区由侧重截污治污,逐步向“截污治污+健康生态”并重发展。
自2023年接力东环河区级河长以来,章剑坚持每月带领河长单位有关人员巡河,在巡河现场他逐个走访查看河道附近关键点位情况,并听取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对东环河河道基本情况、水质监测情况等的汇报,确保对河道各项情况了然于胸。“近年来,东环河沿岸河道水质整体状况良好,达到了Ⅲ类标准,但水环境保护需要久久为功、
“在日常巡查过程中,有时还是会发现河道保洁不到位、水体感观较差和河岸‘四乱’等问题。”对此,章剑要求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开展整治,制定整改方案,迅速做好整改工作,确保问题排查到位、整改到位,不留死角, 切实发挥主体责任。
在美丽河湖建设上,南湖区政协围绕“五水共治”、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建设等,系统推进河湖治理,助力河道整治。在区政协
区政协还积极探索“委员带头 界别行动”的生态环保新模式,开展三级政协联动专项集体民主监督,12年来参与委员2000余人次,累计巡查河道6000余公里,开展各类视察与专题调研180余次,召开座谈会140余次,实地查看企业470余家,走遍全区每个村社,踏看了全区主要河道水体,提出意见建议38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区政协机关及全体委员为“五水共治”捐款达165万余元。关于加快污水管网建设等260余条意见建议获得党委政府采纳。此外,还通过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方式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建立,不断提升生态环境问题发现能力,推动水环境质量实现跃升。
水清岸绿,方有诗画江南。12年久久为功,南湖已然是千里河湖安澜、千村山清水秀、千亩良田沃野。翻篇归零再出发,前行路上,区政协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持续擦亮以秀水泱泱为底色的江南水乡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吴月琴 潘垚镁)
编辑: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