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益>公益资讯
《言子与慈善》编纂启动
人民政协网6月6日电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2500年前,言偃在《礼记·礼运》篇中首次系统地、正式地表露出“慈善”思想,成为中国慈善文化的一块重要里程碑。2500年后的今天(6月5日),《言子与慈善》编纂仪式在江苏省常熟市慈善总会启动,文史、文学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中国慈善事业献上常熟“厚礼”。
常熟是著名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提出慈善理念“第一人”言偃的故里,更是一座充满大爱的善美之城。这片充满灵蕴的沃土孕育而出的慈善文化,从古至今浸润虞城。自今年2月9日起,在常熟市慈善总会的统筹领导下,各位专家学者的鼎力推动下,经过4个月的研讨分析、实地考察、研究文献、征求意见,最终于近日初步形成《言子与慈善》编撰大纲。
大纲共分为四编,分别是概述、言子慈善思想的内涵、言子慈善的渊源、言子慈善思想的影响。全书约15万字,预计于8月底完成初稿,10月底前完成第一轮统稿,2024年底前完成第二轮统稿,2025年3月底前完成出版社审校。
编撰《言子与慈善》这本高质量书籍的底气,来自一支高品质的编撰团队。这支团队汇集了常熟市顶尖的文史、文学专家及领导,并外聘了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南京图书馆研究部(国学研究所)主任徐忆农、南通市慈善总会副会长、张謇慈善研究专家叶沈良、华东师大在读博士(儒家哲学)李祥翔三位专家。成员既有博学广识的资深前辈,又有正值壮年的中坚骨干,还有充满活力的年轻新秀。其中,年龄最大的编纂总负责钱文辉已经88岁,年龄最小的外聘专家李祥翔仅28岁。市内外的专家携手共进,跨代际的学者碰撞思想,为《言子与慈善》注入源源不断的创编激情。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言子《礼运》篇中的慈善理念影响着代代常熟人。一直以来,常熟市慈善总会以慈善文化为核心,持续打造“江南福地 善美常熟”慈善品牌,慈善政策、慈善捐款、慈善组织、志愿服务同步蓬勃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县域慈善模式。
此次常熟市慈善总会编写《言子与慈善》一书,既填补了对具体历史慈善人物的系统性研究的空白,为后续研究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参考,又是一次深度挖掘地方优秀传统文化、高质量发展常熟慈善事业的创新实践,持续放大常熟历史文化名城效应。接下来,常熟市慈善总会将继续不遗余力支持常熟文化的大胆探索和优秀实践,让优秀传统慈善文化重新焕发光彩,彰显时代价值。(施含韵)
编辑:张芳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