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协商建言
传承十笏文化 致力融合创新
——山东潍坊潍城区政协助推传统文化“双创”发展
“中小学生对风筝、剪纸、泥塑、年画等民间艺术非常感兴趣,学校这方面的师资比较欠缺,希望街区可以帮忙解决。”
“这可是我们的专长,非遗空间现有大师艺人15名,他们也很愿意到学校客串讲解,传承弘扬传统手艺。”
“太好了!每周两次,行不?”
“没问题!”
近日,在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十笏园文化街区,张同军和吴迎春两名政协委员一拍即合,就“非遗进校园”达成了共识。
近年来,潍城区政协聚焦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立足十笏园文化街区,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专业优势和示范作用,巧搭台、善引领、广辐射,推动传统文化走进基层、走进群众。
巧搭台 聚合委员力量
十笏园文化街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山东省首批历史文化街区,现有13名市、区政协委员工作在此,是街区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
去年3月份,十笏园文化街区政协委员活动中心挂牌成立,工作职责、活动计划、工作流程、联系界别群众等制度规范同步施行,13名委员有了一个“新家”。虽属不同行业、不同界别,但他们心中都有一个文化的共同梦想。
“委员活动中心以十笏文化为主题,把我们更好地聚拢在了一起,交流观点,碰撞思想,启迪智慧,可以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提出更有效的意见建议。”提及活动中心,文化街区运营公司张同军委员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推动文化街区融入全市、全省旅游线路,吸引更多游览者。”“大巴车的停放还需要统筹考虑,让群众更方便。”“非遗特色文化的宣传要更加聚识聚力。”“建议开发更多文创作品,扩大潍城影响力。”在活动中心首场专题协商会上,有16条有见地、可操作的意见建议得到重视和采纳。截至目前,开展学习、调研、视察和协商活动13次,联系服务界别群众560人次。
善引领 当好发展领头人
围绕激励委员发挥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潍城区政协出台了《对标“三比三看” 激励委员建功立业的实施意见》《建立全员入委、深化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意见》《双向通报试行意见》等一系列制度规范,引导政协委员主动担责、自觉履职。
十笏园博物馆的对面,一处幽静的四合院便是潍物文创公司,风靡一时的《冬奥会主题年画》就出自齐俊颖委员和“潍物”团队。
出于对潍坊本土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执着,齐俊颖委员2015年创建了“潍物”品牌,带领团队通过创新研发,把民间艺术融入现代生活,让更多的人喜欢非遗技艺,让民间艺术更贴近民生。目前,潍物体验馆团队已创作出26个产品系列,近300多款单品,200多个IP形象已注册版权,建立了成熟的民俗工艺品研发、运营、销售体系,让“老手艺”绽放出“新活力”。
像齐俊颖一样醉心文化的委员还有众多:刘玉梅委员扎根十笏园博物馆20年,王文珂委员倾心挖掘传承状元文化,郭远航委员深耕展馆放大书画影响,王清平委员笃爱书法艺术创作和教学,张同军委员致力推介板桥文化……像领航的头雁,像燎原的星火,政协委员在十笏园文化街区发挥出独特的作用。
广辐射 做好浸润文章
小满时节,本草堂负责人韩世安委员又忙碌起来,开始着手准备“三伏贴”公益活动。该活动面向弱势群体,完全免费,已连续开展8年,服务群众9600多人次。
“中医诊疗是民族瑰宝,保护传承需要多下功夫。”说起中医药,韩世安如数家珍,“建议广泛宣传中医药文化,探索开展进校园进课堂活动,开辟研学场景,从小了解中医药、接触中医药、体验中医药、传承中医药。”
韩世安委员的建议得到教育、卫健部门的采纳落实,一年来有8所学校1200多名学生研学观摩,沉浸式体验中医药神奇;开展中医药下乡进社区5次,把中医诊疗送到群众身边。
今年五一期间,第二届潍坊状元文化节在十笏园文化街区举行,“金榜题名状元郎——状元学子启智礼”、状元大舞台“有才你就来、状元成长记”、姻缘相遇喜相聚——状元姻缘会等活动亮点纷呈,吸引众多市民专程打卡状元文化。
厚重的历史文化在这里汇聚,从这里衍射,创新融合,历久弥新。
“历史文化是市民的精神家园,最容易引发共鸣、形成共识。”潍城区政协主席王伟说,“我们要发挥政协优势,聚焦挖掘、保护和传承,广泛调研协商、建言献策,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发展中贡献政协力量。”(张基)
编辑: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