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画界杂志>2024年第三期
“回望‘兰亭论辩’——高二适与新中国江苏书学文脉研究展”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自强的根脉,是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源泉。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任务。
杜甫诗十首(局部)(草书)20世纪70年代--高二适
江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留下了大量的优秀文化遗产,拥有一批灿若星斗的文化大家,高二适先生(1903-1977)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是20世纪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虽身居江苏,却名扬天下。
高二适先生毕生致力于诗、书、文、史、哲的研究和创作,成果卓著。他心胸坦荡、刚正谨严,一生与众多学者、名流交往,除师友章士钊外,还有戈公振、韩紫石、柳诒徵、陈中凡、胡小石、林散之、马一浮、沈尹默、刘海粟、陆俨少、陶白、亚明、冯其庸等,他秉性耿直与人交往,喜怒哀乐、赞叹批评,皆溢于言表。他坚守“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学者品格,践行“学术乃天下公器”的理想信念,诉诸“善意、求真、创获”的论争实践,发表了诸多惊人之语,成就了一系列真知灼见。20世纪70年代,章士钊
录高二适题声调谱(行书)169×88cm-2023年--徐利明
《柳文指要》出版,高二适随读随记,发现问题达二百余条,辑集《纠章二百则》。1965年,就“兰亭序”的真伪,高二适本着“论学为重,得失为轻”,与郭沫若展开学术争鸣。毛泽东主席致信郭沫若“笔墨官司有比无好”,赞成高二适一文公诸于世,使得“兰亭论辩”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文化事件之一。高二适不随人俯仰的学术精神和高贵品格,赢得了学术界的广泛赞誉。
高二适一生吟诵推敲,创作诗篇千余首。他先学陈师道,后学黄庭坚,有重振江西诗派之雄心。他以唐代诗人高适为圭臬,以诗自负,取名“二适”,其意为高适第二。自负的前提是自信,高二适对自己的诗充满自信,他自撰联句曰:“江山随指顾,诗律自平生。”他对自己诗风有独特的评价,所谓“似高猿悲叫,乱水潜奔”是也。林散之先生对高二适的诗才非常推崇,赞为“江南高二适,诗力全无敌”。高二适的书法常抄录自作诗文,达到了诗书合二为一的境界,他的论书诗更是直抒胸臆,耐人品味。高二适先生用诗情提升了书法的文化内涵。
录高二适诗一首(行书)183×34cm-2021年-黄-惇
高二适先生于书法诸体兼备,尤精章草。章士钊致毛泽东主席信中说:“兹有江南高生二适,巍然一硕书也。专攻章草,颇有发明,自作草亦见功力,兴酣时并窥得我公笔意,想公将自浏览而喜。”可见章士钊对高二适书法的赏识和推崇。袁行霈先生对高二适颇为景仰,称其“为人有风骨,学问有风骨,书法也有风骨”,并概括其书法造诣为“师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弃根本”。高二适书法以学问为根基,对书法史有深入的研究,所著《新定<急就章>及考证》,搜求了颜师古注本,以及孙星衍、罗振玉等各家的考异,详加校勘考释而成鸿篇巨著。他从颜师古《急就篇注》论及唐代章草不振、今草大行于世、而变为狂草的过程,有“章草为今草之祖,学之善,则与之变化入古,期不落于俗矣”之感喟。他继承自史游、张芝、皇象以来章草高古凝重的书风,又充分吸取二王今草飞动跌宕的气势,形成了以章为体、以今为用、以狂草统领风神的诸体融合,晚岁独创“狂草新体”,有“当代草圣”之誉。高二适的“狂草新体”不是一种固定的技术规范,而是勇于探索的艺术理念与厚积薄发的治学方法,更是自由创造的人格精神与特立独行的生命情怀。
致高二适新橘诗(行草)22×65cm 1974年 林散之
高二适先生除了专注治学、写诗、书法创作,还致力于文化传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在家中坚持为青年讲授四书、教习书艺,为当代江苏书画界培养了一批中坚力量,如萧平、徐纯原、庄希祖、桑作楷、张尔宾、张伟、徐利明等。先生去世后,他的书风学养与人格精神影响深远,仍然持续滋养与启发着江苏的书家与学者,如黄惇、孙晓云、吴为山、刘灿铭、郁胜天、仇高驰、赵彦国等。他们研究和承传高二适先生的书风和风骨,延续了江苏的书学文脉,使江苏书法持续推陈出新。
为了继承与发扬高二适的人品艺德、学术精神、诗风遗韵与书法创新,在高二适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由南京财经大学领衔,中国美术馆提供学术指导,江苏省文史研究馆、江苏省美术馆、求雨山文化名人纪念馆、姜堰高二适纪念馆协助,江苏省书法家协会、浙江省书法家协会、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等提供学术支持,“回望‘兰亭论辩’—高二适与新中国江苏书学文脉研究展”获批2023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展览集中展示“兰亭论辩”相关史料、手札信件,高二适和高二适师友的书法作品以及高二适弟子等江苏书法家的作品,研究在“兰亭论辩”影响下新中国江苏书学的发展脉络及谱系,探究高二适先生在江苏书学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为繁荣中国书法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研究展已于2023年在浙江美术馆、郑州美术馆举办两次巡展,此次第三站来到北京画院美术馆。北京画院是新中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专业画院,也是中国美术界最重要的研究和展览机构之一。本次巡展,北京画院作为主办方之一,北京画院美术馆作为承办方,为此次研究展的举办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酬二适寄赠佳纸(行书)28×62cm-20世纪60年代--章士钊
2015年中国美术馆曾主办二十世纪国家捐赠与收藏系列展“适吾所适—高二适遗墨展”,2021年中国美术馆又主办了典藏活化系列展“任重高远—于右任、高二适书法展”,两次展览均取得巨大成功。本次“回望
‘兰亭论辩’—高二适与新中国江苏书学文脉研究展”将江苏书学文脉与北京画院深厚的美术积淀进行链接,又一次将高二适和众多江苏书法家作品展现在首都艺术家和传统文化爱好者的眼前。我们相信本次研究展必将促进江苏文化传播,推进新时代中国书法的创新与发展。
相关链接:
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的“回望‘兰亭论辩’—高二适与新中国江苏书学文脉研究展”展出了高二适先生书法精品和“兰亭论辩”相关文献等近70件,以及受其书风影响的当代江苏书法家作品10余件。此外,展览还精选了章士钊、马一浮、胡小石、林散之、苏渊雷、陶白、赖少其等老一辈艺术家与高二适的唱和作品近10件,展现出传统文士间心胸坦荡、刚正谨严的文化交流与承传。
责任编辑:张月霞
编辑:画界 邢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