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2024年第三期 2024年第二期 2024年第一期 2023年第六期 2023年第五期 2023年第四期 2023年第三期 2023年第二期 2023年第一期 2022年第五期

首页>书画>画界杂志>2024年第三期

“墨韵文脉——新安画派精品展”举办

2024年06月11日 14:57  |  作者:画界  |  来源:《画界》2024年5月第3期 分享到: 

雨中山色图卷(局部)(国画)(明)李流芳--安徽博物院藏

雨中山色图卷(局部)(国画)(明)李流芳--安徽博物院藏

3月10日,由中国美术馆、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安徽省文物局)、黄山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墨韵文脉—新安画派精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2023年以来,中国美术馆持续与各博物馆展开深度合作,联手打造“墨韵文脉”系列展览,成为探索新时代博物馆与美术馆的合作新范式。墨韵,饱含着传统书画挥笔留痕、墨色生香的韵味;文脉,则反映了中华文明包容万象、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的发展历程。

山谷回廊图轴(国画)165×51.5cm-(清)戴本孝--安徽博物院藏

山谷回廊图轴(国画)165×51.5cm-(清)戴本孝--安徽博物院藏

本次展览延续“墨韵文脉”系列展的主旨,精选出安徽博物院、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藏“新安画派”绘画佳作及相关文物100余件(套),涵盖了程嘉燧、渐江、查士标、程邃、戴本孝、孙逸、黄宾虹等“新安画派”代表人物的重要绘画作品,较为全面地向观众展示了“新安画派”的独特风貌和艺术成就。展览分“一脉赓续”“群峰竞秀”“徽韵远播”3个单元:“一脉赓续”单元主要展出一脉相承的新安画派名家名作,以及冠于天下的笔墨纸砚等文房用具;“群峰竞秀”单元展出新安画派早期画家以及“新安四家”的名作;“徽韵远播”单元主要展示了新安画派后起之秀的发展创新,以及深受新安画派滋养的精品。

远山古屋图轴(国画)72×29.5cm-(明)程嘉燧--安徽博物院藏

远山古屋图轴(国画)72×29.5cm-(明)程嘉燧--安徽博物院藏

明末清初,江山易祚,时代变迁,文化艺术亦随之变革,而“新安画派”便在此时诞生。安徽徽州地区古称新安,自古以来钟灵毓秀,文化昌明,人才璀璨,被誉为“东南邹鲁”。“新安画派”主要成员为徽州籍画家,他们师承元代黄公望、倪瓒,貌写家山,以绘画抒发胸中逸气。其作品笔墨简淡而意境幽邃,将传统文人画创作推向了新的高度。

晓江风便图卷(局部)(国画)-(清)渐-江--安徽博物院藏

晓江风便图卷(局部)(国画)-(清)渐-江--安徽博物院藏

“新安画派”植根徽州文化沃土,以程嘉燧、李永昌、李流芳等为先驱,继瞻渐江为领袖,合查士标、孙逸、汪之瑞为“新安四家”,追随者众多,鼎盛时期成员达百余人。浸润在黄山白岳(齐云山)的奇山秀水中,“新安画派”诸家不仅在线性勾写与焦墨渴笔的运用上有独具匠心之处,在空间处理上亦多计白当黑,虚实相生,更在意境上将艺术修养与笔墨情趣融为一体,文化心性与自然造化并重,形成了鲜明的隐逸格调与地域特色。

携琴幽居图卷(局部)(国画)-(清)查士标--安徽博物院藏

携琴幽居图卷(局部)(国画)-(清)查士标--安徽博物院藏

“新安画派”对明清以降的中国画坛产生了深远影响,以石涛为代表的“黄山画派”、梅清为代表的“宣城画派”、萧云从为代表的“姑孰画派”与渐江等新安画家时有交流,同声相应,甚至“扬州画派”“海派”都深受“新安画派”的滋养,可谓芳馨远传,蔚为大观。近现代以来,黄宾虹、汪采白、赖少其等继承“新安画派”传统,深入黄山,潜心创作,各臻妙境,卓然成家,为传统“新安画派”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美术馆供稿)

责任编辑:张月霞

未标题-1

2


编辑:画界 邢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