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为首都高质量发展 贡献政协力量>委员好声音
王先进委员:大力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差异化、错位化融合发展
近年来,北京市正在加快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以地面公交为支撑,多种出行方式为补充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思路清晰,成效显著,但城市公共交通融合发展还存在各区域间差异化发展,地面公交、轨道交通方式间错位化发展的格局还未形成,各制式的轨道系统未能做到“功能互补,服务兼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等问题。为充分发挥公共交通的整体效能,就加快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差异化、错位化融合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 加强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一张网”建设,树立一网理念,强化一网规划,协调一网调度,全面构建共生合作关系。
树立一张网理念。管理部门和运营企业要践行一张网、一家人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简单以两个行业各自发展规模和服务能力作为评价发展水平的标准,要以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整体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为目标,强化系统观念,持续深化合作、互利共赢,充分发挥地铁快捷、运量大和公交灵活性高、延伸性好的各自优势,共同拓展公共交通线网覆盖的广度和深度,更好实现整个公交系统的投资有效性与发展可持续。
强化一张网规划。北京市作为超大城市,城区和郊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功能定位、自然条件均存在区别,因此要在“轨道交通为骨干、以地面公交为支撑”总体性长期发展思路的前提下,更加明确各区域轨道交通和城市公交的主次关系,做到“远近结合”“分区定位”,如在中心城区,明确以轨道交通为主、地面公交为辅,着眼于协作互补,持续优化调整地面公交线路,削减与轨道交通长距离并行的竞争性公交线路,加密轨道交通服务空白区的公交支线,大力发展微循环公交和定制公交。而在近期内城市轨道交通无法成网的近远郊区,仍然要发挥地面公交的主体作用,积极完善城市公交设施装备,持续优化服务供给。
协调一张网调度。协调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运营时刻和运力调度,优化公共汽电车运营班次,探索“地铁一到,公交即发”服务模式,进一步减少换乘等待时间,保障夜间公交服务供给。大力推动在“易通行”等手机APP上实现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乘车二维码“两码合一”。
二、 围绕轨道交通“四轨融合”取得突破,强化跨区域跨部门的轨道交通一体化规划与一体化运营,推进京津冀轨道交通融合发展走深走实。
深化铁路部门与地方合作机制,实现“四轨”一体化规划。充分发挥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机制作用,将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统一整体,编制一体化发展规划,统筹各类轨道交通场站和线路布局。
加强完善关键设施设备技术标准规则衔接,实现 “四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议京津冀相关部门联合发布地方标准,推进适应“四轨融合”发展的装备技术、工程建设等技术标准,在土建工程、信号制式、供电制式、通信信息系统等方面实现不同轨道交通系统相互兼容。对已建成投运的轨道交通线路,要紧抓国家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契机,逐步实现不同轨道交通系统互联互通。
积极培育一体化运营主体,实现“四轨”运输服务互联互通。积极培育京津冀轨道交通一体化运营主体,推动实现“四轨”之间的一卡通行、出行信息共享、安检互认,积极利用市郊铁路富余运能提供公交化客运出行服务。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