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统一战线>统战时讯
用“心”守护儿童成长 民生议事堂为儿童戏曲文化传承支招
人民政协网温州6月27日电 在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景山街道,儿童戏曲传承正以一种令人惊喜的态势“出圈”。当前,瓯海区扎实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将目光聚焦于儿童与戏曲的完美融合,以“传戏”之名,开启别具一格的文化强城之旅。6月20日,景山街道政协委员履职小组组织开展“民生议事堂”活动,区政协委员、景山婉韵文化驿站、龙舟协会、景山街道、区政协等单位负责人共聚一堂,以儿童需求为导向,围绕“聚焦儿童友好街道创建 奏响儿童戏曲最强音”主题开展协商交流、建言献策。
会前,与会人员实地走访调研了景山街道龙舟公园,并由景山婉韵文化驿站负责人潘婉婉介绍儿童戏曲公园文化驿站运行情况。会上,景山街道妇联负责人陈佳介绍了今年以来景山儿童友好创建的总体情况、社会事务办负责人金红介绍了2023-2024 年间景山街道戏曲节、瓯海戏曲传承活动举办情况;文化驿站负责人潘婉婉补充说明了戏曲传承活动及文化驿站日常运营情况。
听取介绍后,履职小组成员、特邀嘉宾结合工作生活实际,从人才培育、课外研学、品牌打造、互动体验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温州市龙舟协会代表金凯建议,要把龙舟公园和儿童戏曲公园打造相融合,做到儿童戏曲传承和非遗展示的双向奔赴;区政协委员、方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夏似蒙建议在侨乡夏令营、侨胞游学项目中增设儿童戏曲主题,加大儿童戏曲在国际的推广度;区政协委员、瓯海区新居民服务中心副主任诸素雅建议,可以结合龙舟主题创作儿童唱作表演的新剧目;区政协委员、瓯海区教育研究院教师教育研究室主任涂雅丹,区政协委员、瓯海区融媒体中心编辑部主任陈婵娟建议要完善教学体系,增强儿童戏曲的师资力量配备,要将“南戏”等儿童戏曲纳入本地中小学课程体系、艺术比赛、课外研学范畴,以项目化学习设计、升学加分、比赛考级等多种形式给予家长和孩子学习儿童戏曲的正向反馈和兴趣。
区政协委员、温州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规划设计院规划所所长李超建议儿童戏曲创作演出与梧田老街、泽雅等景区相融合,做好旅游景点与儿童戏曲的双向赋能;区政协委员、景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景山街道政协委员履职小组组长周碧辉建议要进一步开发具有温州特色,类似戏曲盲盒、萌娃手办等儿童戏曲文创产品,结合戏曲人物开展衍生创作,打造温州儿童戏曲新IP,进一步提升瓯海儿童戏曲的辨识度;区政协委员、瓯海区政协常委、区政协城建资环委主任何善晓则建议要提升儿童戏曲公园的体验感,以短时间融入戏曲场景为导向,全面提升儿童戏曲公园人流量和知名度。
协商现场气氛热烈、金点子频出。景山街道党工委书记郑奇灏从文化根脉传承、儿童友好城市打造、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景山街道创办儿童戏曲传承活动的理念,办事处副主任徐海力对意见建议一一回应。
区政协副主席戴刚高度评价此次活动。“本次民生议事堂活动选点精准、组织到位、成效显著。可持续做好瓯海儿童戏曲传承,一要依托景山婉韵文化驿站、龙舟协会做好戏曲普及、普惠性工作,降低‘赏、学、玩’门槛,大力培育普通受众人群,做好老年票友和人才传承等双向挖掘;二要加大政府对非遗保护、扶持力度,在戏曲进校园、进社区等工作中予以资金及政策扶持;三是要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和界别作用,为助推儿童戏曲文化传承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徐晶晶)
编辑: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