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态>资讯
“2024地方低碳转型研讨会”在京举行
专家:地方是低碳转型的主战场 应积极探索差异化低碳发展路径人民政协网北京7月1日电(记者 王菡娟)在推进地方低碳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哪些问题?在由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和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协办的“2024地方低碳转型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就地方低碳包容转型、绿色供应链和支持转型的资金机制等议题开展交流,探讨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和解决方案。
专家表示,2020-2030年是中国实现 “碳达峰”目标的关键十年,重点区域的低碳转型进展尤为关键。NRDC与WRI及地方合作伙伴于2023年联合启动了“地方低碳包容转型”项目,支持山东、山西、河南、内蒙古、四川、长三角、珠三角等能源生产和消费重点地区的能源转型和社会经济发展,通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能源转型和省间合作,为这些重点区域加速迈向碳中和打下坚实基础。
WRI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方莉表示,从地方实践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探索务实的解决方案,可以为国家层面政策机制的持续完善提供多方位的参考。目前,“十四五” 接近尾声,“十五五” 前期研究陆续启动,在这个关键时间点上携手各界伙伴聚焦 “地方低碳包容转型”,有助于在过去的实践基础上深化与各地的合作,为加速地方转型提供多维度的支持,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更多地方样本。
在开场致辞环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夏祖义表示,地方是低碳转型的主战场,各地区应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发展阶段和优势特色,积极探索差异化低碳发展路径。这不仅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更需要广泛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在推进包容低碳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方利益,从多角度实践,充分利用科技创新、政策引导、市场机制、国际合作等多元化手段,形成合力。同时鼓励各地区勇于尝试,大胆创新,为全球低碳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方案。
NRDC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洁清表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政策设计需要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充分发挥国家战略的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创新发展的双重作用,地方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实施的路径措施关系着国家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进程和步伐。
在主旨演讲环节,国内专家分享了绿色发展的实践与经验,以及如何实现能源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结合。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原所长戴彦德分享了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发展、工业新工艺新技术和交通低碳化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他强调,“双碳”目标的提出为加快构建新型能源系统、打造向绿向新的高端产业带来了内生动力,必定会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能源系统的清洁替代、产业部门的升级换代都需要大量投资,这将为中国经济带来持续中高速增长的机遇。对于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路径与举措,戴彦德总结了五条建议:发展模式要“转”,供应模式要“换”,生产模式要“变”,消费模式要“减”,生活模式要“简”。
编辑: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