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宏观 金融 行业 国企 民企 人物 新资讯

首页>经济>宏观

周延礼:创新保险服务能力,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4年07月09日 16:06  |  作者:周延礼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周延礼 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

众所周知,新质生产力正重塑产业未来。在数字时代,5G、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促进了传统生产要素与新兴数据要素的融合,科技创新在各类资源配置的作用是最活跃的新动能。保险业如何审时度势,精准捕获科技发展新机遇,提升科技创新保险服务能力,并能实现协同发展,赢得发展主动权是当前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保险作为经济的“减震器”和社会的“稳定器”,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保险业应通过提升科技创新保险保障服务能力,推动数字化转型和科技应用,支持科技金融的发展,积极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第一,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服务新质生产力意义重大。

首先,保险业通过“科技保险”全面提升科技创新的保障服务能力,是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具体体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技创新不仅催生了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而且带来了一些传统保险产品和服务难以解决的新问题。因此,保险业有必要通过提供适配的保险产品和服务,解决科技型企业的创新活动的保险需求问题。这种保障服务不仅有助于科技企业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减量,而且还能提高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和安全感,从而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保险业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和科技应用,通过提高业务效率和用户体验,全面实现高质量发展。当前,保险业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技术,提高业务效率和用户体验,实现高质量发展。而表现在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成效,不仅缩短了新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了自动化录入和理赔解析的效率,降低了经营成本,还使得保险服务更加精准和高效,得到了保险客户的高度认可。同时,保险业通过建立风险防控体系,主动发现和预防生产问题,减少客户投诉率,提高监管数据的准确性。这些科技手段的应用,不仅提升了保险业的服务质量和效率,而且对经济的数字化转型作出了积极贡献。

第三,保险业大力支持科技金融的发展,保险服务的提质增效,更好地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保险业在服务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重点支持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领域,推动科技经济的发展。在科技金融领域,保险业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保险保障,有力地支持了科技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过程中面对各种风险挑战。这种支持不仅为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也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第二,保险业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潜能巨大。

保险业在服务新质生产力过程中,通过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和风险防控能力的提升,实现了业务效率的提升和服务质量的优化。这些趋势不仅促进了保险行业自身的发展,也为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其一,保险科技的应用是推动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当前,保险公司正通过5G、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来实现业务流程的优化和服务的提升。人工智能技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各项新理论、新技术驱动下,人工智能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开放的新特征,正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全球治理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其二,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是推动行业更好地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保险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涵盖了从产品开发、营销到服务全链条的各个环节。数字化工具的应用使得保险公司的产品开发周期大大缩短,新产品能够更快速地推向市场。同时,数字技术的应用也提升了业务处理的自动化程度,智能合约实现自动理赔、大数据分析进行精准营销等,这种转型不仅提高了运营效率,还增强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其三,风险防控能力的提升是保险业服务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保障。保险公司通过科技手段建立起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能够主动发现并预防潜在风险,减少事故和损失的发生。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风险预测和管理中的应用,使得保险公司可以更精准地评估风险,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海量数据的分析,保险公司可以识别出高风险客户和高风险行为,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赔付风险。此外,科技手段还增强了保险公司的应急响应能力,在发生重大灾害或事故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提供及时的保障和服务。

第三,保险业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大有可为。

通过顶层设计的战略引领、行业层面的交流合作以及公司层面的策略实施,形成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推动机制,有效促进保险业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是监管部门在顶层设计层面要引导保险业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首先,制定明确的政策导向和行业标准。监管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明确保险业服务新质生产力的目标和方向,包括鼓励保险产品创新、支持科技创新企业、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等。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确保保险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如科技保险、绿色保险等,为保险业提供清晰的服务框架和发展路径。其次,加强风险管理和监管体系建设。监管部门需要构建和完善风险评估和管理体系,确保保险业在服务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能够有效识别、评估和管理风险。最后,促进保险业与科技、产业的深度融合。应鼓励和支持保险业与科技、产业的跨界合作,通过政策引导和激励措施,促进保险机构与科技企业、产业集群建立合作关系。

二是保险行业应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以提升整体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保险业应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优化保险业务流程,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性、精准性和普惠性。行业内已出现了多种创新性的保险产品和服务,显著支持了经济的数字化转型。保险公司应建立健全风险减量服务体系,通过提供涵盖研发、生产、销售各环节的科技保险产品和服务,帮助科技企业降低风险,支持其创新发展。

三是保险公司应积极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业务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保险公司应加强与科技企业的深度合作,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目前,业内已普遍开展与科技型企业的合作,通过金融创新支持科技企业的全生命周期发展。保险公司应注重跨学科人才的培养,提升科技服务与风险保障相结合的综合业务能力。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前沿技术在提升风险评估精准性、优化理赔流程、改善客户服务、加强风险预警和管理以及促进产品创新等方面的应用潜力,推动保险产品开发与业务流程创新,全面提升保险业风险保障能力。



编辑:王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