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协商建言
打造特色协商点 汇聚发展正能量
——以东岳观协商联系点为例看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政协推进协商向基层延伸
“坚持有事协商、有人协商、有序协商、有效协商,精心打造特色协商联系点。”这是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政协推动“莆事好商量,汇聚正能量”所坚持的一大原则,做到协商向基层延伸见事、见人、见效果,集中体现在东岳观基层协商联系点的建设上。
善于把握特色
福莆仙东岳观俗称东岳观,地处侨乡涵江区江口镇,名列全国三百所寺庙道观著名旅游景区之一,是福清、莆田、仙游三市、县的海内外善信尊奉祭祀东岳大帝的大型宗教活动场所。基于该场所的“四多”特色,涵江区政协建立了“东岳观基层协商联系点”。
委员数量多。联系点联系了江口籍省、市、区三级政协委员69名,还有来自香港、澳门委员近20名,区级委员占全区委员数近三分之一,无论在履职参政、凝聚共识上,还是在深入基层、联系群众上,建立协商联系点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
文化交流多。利用东岳观场所,布局有涵江区妈祖协会、华侨纪念馆、对台文化交流中心、文物管理协会,还有红色记忆馆、老人活动中心等,多元文化并存,民俗活动纷呈,社会交往频繁,与人民政协联系广泛、团结各界的特点高度契合。
界别群众多。联系点的委员分布在区政协25个界别中的17个,尤其是工商联、经济、侨联、特邀界别,体现了政协的界别特色,也有利于委员代表界别履职,反映界别声音。
社会信息多。因为东岳观及其附属场所的特殊性,在此地来往进出的社会人士日益增多,既带着来自各方面的看法,也会带去经过交换的声音,可以说是信息的“集散地”。政协在这里建立联系点,可以充分开展政策宣传、收集民意的工作。
善于打造特色
特色场所只有经过精心打造,才能成为特色联系点。涵江区政协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确立“聚识”“聚智”“聚力”工作目标。
筑同心与聚共识同步,打造聚识平台。涵江区政协把“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作为联系点建设的首要目标,注重利用东岳观的群众交往密切、文化交流经常的特色,推动与宗教文化、侨务工作、民俗活动、对台交流的相融合,宣传政策、凝聚共识,2024年以来,区政协依托联系点深入推动“双走进”,6月份,联合涉台部门在东岳观开展了涵台“乡建乡创·融合发展”交流活动,以妈祖文化为桥梁,加强交流互动,增进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文化认同。
察民情与集众智结合,打造聚智平台。涵江区政协把搭建专门协商平台作为联系点的重要职能,将协商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侨务工作”“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加强社区矫正工作”“推动全区装备制造业发展”等课题在协商点举行,课题与东岳观所在的江口镇海外华人华侨多、社会事业发达、经济活跃等紧密相关,能够听到基层声音,收集一线情况,让协商更加有效。今年6月份,区政协与民盟莆田市委会在协商点联合举办“推动环兴化湾区整合发展,打造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先行区”,正是把准江口镇处在湾区前沿、对台妈祖文化交流频繁、台企较多且经济合作较早,以及民间交往密切等特点,协商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凸显了联系点的聚智平台作用。
促团结与利各界并重,打造聚力平台。涵江区政协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联系点建设的始终,一直把服务基层、关心群众,协调关系、理顺情绪作为联系点的履职要求,找到“有事好商量”与宗教、妈祖文化的劝善和敦睦,与基层治理化解矛盾、排除纠纷的相通处、契合点,群策群力增进团结、造福百姓。2023年6月,在协商点举行“改善江口镇交通治理、保障群众出行安全”协商座谈会,交通管理部门、东岳观董事会代表、政协委员及群众代表等齐聚一堂,当场捐资二十多万元用于添置重要路口的警示设备。同年8月,围绕“特色侨房保护和利用”的协商,为保护华侨的祖屋、祖庙、祖祠乃至祖坟献计献策,许多意见建议被吸纳到政府决策之中。
善于突出特色
保障联系点有效运转并发挥积极作用,还需要好思路、好机制、好办法,需要突出分类创建、分别推进。涵江区政协立足本地实际,在打造特色协商点上付出了努力,也积累了经验。
分类型。东岳观联系点作为宗教场所类联系点,是涵江区政协5种类型联系点之一,其它还有社区、乡村、山区和企业类,这是区政协按照委员分布和工作需要作出的选择,社区类侧重于文化传承、保护和社区治理,乡村类侧重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山区类出于委员分布少、集中活动较难开展而建设,企业类偏向于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发展。
勤走动。联系点要建之有用、用之有益,为此,涵江区政协多方推动,今年初重新优化了委员活动组分组和界别联系群众机制,建立起“专委会——委员活动组和界别——协商联系点——政协委员和界别群众”的工作机制,明确要求经常走进联系点、经常开展联系点活动,截至目前,5个专委会对应5个委员活动组,并相对固定在5个协商联系点开展活动,成为委员的共识,联系点也成为了群众反映情况、委员收集民情的重要渠道。
精选题。联系点成为极有辨识度的履职平台,还得益于区政协精心选择与各个联系点特点相贴近的协商课题,在萝苜田社区类联系点,相继开展“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利用”“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课题协商;在东大村乡村类联系点,委员们围绕“城乡休闲场所建设与管理”“乡村环境整治和美丽家园建设”建言献策;在崇福村山区类联系点,集中就“山区饮用水安全”“推动枇杷产业发展”等课题深入协商;在国圣食品公司企业类联系点,开展了诸如“促进食品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引领高质量发展”等协商议政活动。
有抓手。有“四多”特色的东岳观联系点,成为涵江区政协按类型创建的引领者和示范者,也成为区政协创新工作思路的实验田。为把69位省市区委员积极性调动起来,区政协建立起“一中心三片区”模式,在东岳观协商联系点下设江口、石庭、观霞3个委员驿站,分别由一位政协常委作为召集人,一点三驿站采取“课题共同确立、活动共同推进、调研共同开展”方式,成为了区政协协商联系点建设中的特有亮点。去年以来,各协商联系点把“开展委员自主调研”作为重要抓手,分别由一位委员牵头实施自主调研,“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发挥社会组织在乡村治理的作用”等调研成果,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肯定。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涵江区政协将继续坚持立足实际、立足特色,服务大局、服务民生,分类指导、分别推进,协商于民、协商为民,持续打造特色协商点,汇聚起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广告)
编辑: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