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会议新闻

让乡亲们在家门口有“医”靠

2024年07月13日 10:23 | 作者:本报记者 吕巍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7月12日上午,全国政协“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常委、民建广西壮族自治区委会主委钱学明聚焦建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作发言。

从2014年3月向全国政协提交《发挥乡镇卫生院作用关键在于留住医生》提案,建议推进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实行一体化管理,让县域医疗资源向乡镇流动至今,钱学明已经为农村医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奔走呼吁了十余年。

“2013年,我在调研中发现,广西各地乡镇卫生院普遍留不住医生,服务功能明显退化,导致群众看病远看病贵、报销比例低。问题出在哪?我认为就出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上。”钱学明说。

在他的推动下,2014年10月,广西上林县率先推行医疗卫生服务县乡一体化改革。随后,钱学明连续3年在全国两会期间提交推广“上林经验”的提案,为国家出台“县域医共体”建设文件提供成功的实践参考。2018年,钱学明提出“要由党政领导负责推进,做到‘管办分离’,确保紧密一体”的建议,得到采纳。2020年开始,建设“县域医共体”连续五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如今回头看,十年来,县乡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做得怎么样?我觉得并不十分理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其中,县委、县政府在这一工作中的牵头主导责任必须尽快明确。”

钱学明建议,在去年底国家十部委出台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指导意见的基础上,以中办、国办名义专门出台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文件,进一步明确县委、县政府的牵头主导责任,确保将县级相关部门的职责从“既办又管”转变为“管规划、出政策、抓监管”,真正实现“管办分离”。

他还提到了机构编制的统筹问题。“应进一步明确县域医护人员由医共体牵头医院负责统一招聘、统一培训、统一调配、统一管理,实行全员统筹管理、全域统筹使用。以医共体牵头医院名义招录医生,以此确保乡镇卫生院招得到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党委书记李浩也认为,应进一步研究待遇保障、健全培养路径、拓展激励机制和职业晋升发展空间等系列举措,让乡村医生真正感受职业生涯的前景。推进“县聘乡用”“乡聘村用”制度的完善与落实,让人才留在当地用在当地。

“此外,应继续引导省内外三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共享,着力提高服务供给质量。”李浩表示。

在政协委员们看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目的是大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获得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因此,进一步深化改革非常有必要。我还会进一步关注相关问题,围绕推进分级诊疗,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加强县乡村医疗服务协同联动议政建言,尽到政协委员的一份责任。”钱学明表示。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