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为首都高质量发展 贡献政协力量>要闻
让非遗“护”得好、“活”起来、“传”下去
北京市政协非遗传承委员工作室举办考察座谈活动日前,市政协非遗传承委员工作室组织委员围绕“非遗传承保护”到海淀区北京太和坊·太和琴院考察,并与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文化艺术传承发展中心有关同志座谈交流。
市政协非遗传承委员工作室于2023年6月由市政协委员、非遗传承人何银萍牵头成立,旨在搭建促进政协委员、非遗传承人、爱好者和保护者相互交流合作的平台,凝共识、集众智、聚群力,为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发展贡献力量。
大家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坚持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针对非遗传承保护面临的困境,委员们建议,进一步培育更多非遗传承人,增强非遗文化的生命力和传承力,推动非遗传承与传播;促进信息共享,进一步丰富非遗申报、培训等信息公开渠道,方便非遗传承人和社会公众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加强非遗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探索构建跨部门、跨领域的联合保护合作机制,保护非遗传承人合法权益;深化“非遗+旅游”融合发展,制作“非遗地图”,打造非遗展厅、工坊,增加互动演示、体验,吸引更多人感受非遗之美,让非遗保护成果惠及群众。
委员工作室召集人何银萍主持座谈会。市政协教卫体和文化文史委员会主任陈冬、副主任李春良,部分市、区政协委员、界别群众和非遗传承人代表参加。
编辑:鲁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