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聚焦 公益资讯 基金会 公益人物 社会责任

首页>公益>公益资讯

爱德基金会3年支出4157.05万元——

在河南受灾地区撒下“希望的种子”

2024年07月23日 14:48  |  作者:陆艺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7月23日电  近日,河南省黄河以南大部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强降雨造成的城乡内涝,让人不由得想起3年前那场洪涝灾害。

“洪水到达前,村干部带着大伙儿连夜修了挡水堤坝,日夜轮流坚守。”赫含珠村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卫贤镇东南3.5公里处,曾是县里最闭塞的村落之一。提起2021年那场水灾,村民赵大姐心有余悸,“洪水大得我从来没见过,咱这块是泄洪区,当时心里真是愁坏了”。

2021年7月21日凌晨,爱德基金会紧急启动驰援河南洪涝灾害响应,先后向河南省11个城市、41个县(区)、132个乡镇(街道)的500余个村(社区)运送救灾物资,在紧急救援和过渡安置阶段为受灾群众提供及时、全面的援助。

当年参与爱德灾害管理项目协调工作的现高铁滑浚站主任李金星,在介绍河南灾后救援情况时颇为动容,“往年的大平原、大粮仓,当时成了一片汪洋大海。如果没有政府和爱德基金会这些社会组织的及时援助,真不知道会怎么样。”

糖葫芦串起好日子

水灾过后进入重建阶段,爱德基金会为当地5个村重修了给水排水设施,升级供水管网,保障村里的排水和供水。在此基础上,因为当年粮食绝收,如何尽快恢复老百姓的正常生产生活,成了爱德考虑河南灾后重建的第一要务。

走访调研时,爱德基金会工作人员发现,赫含珠村有山楂树林,且村里有企业留有速冻库和冷藏库,在建设厂房、维修设备并增加购置相关加工设备后,可开展山楂的深加工项目,不但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带动运输业、包装业、饮食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发展,形成延伸产业链条。

随即,在爱德基金会支持下,项目组和赫含珠村干部迅速行动起来。目前,红珠食品有限公司作为全省唯一的村集体企业,员工全是公开招聘的本村村民,厂里四季不间断生产纯山楂、绿豆、紫薯、麦仁等多种口味冷冻糖葫芦。除了供应商超、自动售卖机,厂里还开发了移动售卖车,可以在学校门口、广场、旅游景点灵活售卖。

1

自从到厂里工作,村里很多留守妇女不仅没耽误照顾孩子和操持家务,还多了一份收入。让人惊喜的是,厂里陆续出现了很多年轻面孔。

23岁的陈泽华曾在城里的家具城、电子厂打工,为了生计无奈与家人分离,现在回到家乡的糖葫芦厂工作,离家只有5分钟路程。经过培训,他很快就能上手生产,也经常生出一些创新好点子,日子越来越红火。

30年前赵大姐嫁到赫含珠村的时候多有怨言,“穷”和“偏僻”是她对这个村的第一印象。如今,火红的山楂在自动清洗机中翻滚,“生活好”“干部好”成了赵大姐用来形容赫含珠村的高频词。

农机设备保障增产增收

赫含珠村与爱德基金会合作的另一个亮点,是村集体合作社的农机项目。

传统的人工收麦子使用镰刀,收割后的小麦及时脱粒并摊开晾晒,待含水量降到14%以下,方可拿到市场上出售;脱粒后的秸秆要么燃烧后撒到田间,要么人工打碎撒到地里。

按照这样的收割程序,一亩地小麦需要一家人一起忙活上半个月。因此,每到小麦收割季,家中必须要有壮劳力,不然无法完成这一系列复杂的工序。虽然可以向外村租借农机,但普遍价格是60元一亩,遇到小麦倒伏收割难的情况,价格会飙升到100元一亩。

水灾过后,爱德基金会支持赫含珠村购置拖拉机、小麦收割机、穗茎兼收玉米收获机和无人机等大型农机设备,服务本村及周边村民夏季和秋季的收割与播种,确保颗粒归仓。

机械化作业后,待小麦成熟晒干到规定含水量,一辆农机开过去,收割、脱粒、秸秆打碎一气呵成,出来的麦粒可以直接到市场上销售,地里也可以直接播种下一波作物种子。一亩地的作业,整个过程只需七八分钟。

2

自从村里有了小麦收割机,赫含珠村往年去外地打工的两个农机手全都回了村。本村村民一律30元一亩,不仅节省了村民的收割开支,等村里收割完还可以对外出租农机,集体收入又增一层。

“给自己村里开农机,家门口就能挣钱还能给父老乡亲服务。我还带了个徒弟,现在村里三个农机手,干活效率更高了!”劳作间隙,赫丙强大口喝着水缓解疲劳,一旁22岁的徒弟陈良贤准备替换师傅上机,他乐呵呵地说:“能挣钱的感觉真好,我要把钱都存起来娶媳妇!”

村子有活力 村民干劲儿足

赫含珠村村支书陈民玺介绍说,糖葫芦和农机两个项目开展一年来,已创收10万元,“多出来的钱,我们在过年过节的时候给80岁以上老人送各种米面油、月饼等慰问品。未来,根据集体收入的增加,还会把年龄逐步下调”。

“此外,村里的娃只要考上‘985’‘211’大学,一人奖励5000元,考上研究生的6000元!”说到这,陈民玺乐得合不拢嘴:“今年咱村有3个要考研的,钱已经准备好了。人才就是生产力,必须大力支持!”

问到水灾前后村里最大的变化,陈民玺认真地说:“以前开村民代表会议大家都不怎么乐意来,现在一开会没有缺席的,大家都特别积极,出人出力、想办法,氛围完全不一样了”。

“路在人走,事在人为。”爱德基金会灾害管理与社区发展团队工作人员乐文表示,包括灾害紧急救援、转移安置、灾后重建在内的整个灾害管理期间,除了资金、物资、设备、技术等硬性条件,提升村民社区意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增强村民主体意识,更是爱德基金会社区工作的重要部分。

3

除了赫含珠村,爱德基金会目前还在河南水灾受灾地区开展其他灾后重建及服务项目。其中,“益熊儿童友好空间——灾后儿童赋能”项目已开展两年,通过整合“政—企—校—地”等相关资源,支持社工和志愿者陪伴留守、困境、流动儿童,举办丰富、系统的课外活动,支持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截至今年6月30日,爱德基金会通过支付宝公益、腾讯公益、阿里巴巴公益、新浪微公益、苏宁公益、中银公益和灵析等慈善公募平台,以及企业和个人捐款捐物,共计筹得善款超过4170.62万元,支出4157.05万元,剩余善款将继续用于灾后重建项目。(陆艺)

编辑:张芳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