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为首都高质量发展 贡献政协力量>统战之声
民盟北京市委倾情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圆满成功
2024年7月27日,北京中轴线成功申遗的喜讯从新德里传回北京,首都各界民盟盟员无比激动,相互转发消息,分享成功荣耀,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北京中轴线是古都北京的“灵魂”和“脊梁”,堪称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是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更是当代中国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牢固树立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展现新时代大国首都气派,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重要标识。
1999年4月21日 ,时任民盟中央名誉主席费孝通视察什刹海(左二为费孝通,右三为民盟北京市委时任主委王维城)
文化是民盟的重要主界别,民盟与北京中轴线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具有深厚渊源。从解放战争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等民盟先贤曾为北平和平解放、古都风貌保护作出历史性贡献。在改革开放新时期,费孝通先生曾就弘扬中轴文化到北京什刹海进行专题实地考察,提出重要意见建议。著名建筑学家、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积极投身以菊儿胡同改造为代表的城市建设和更新工程,荣膺“世界人居奖”等一系列奖项,为国家和民盟赢得重要国际荣誉。
2018年1月,由民盟北京市委、北京市文史馆和北京市文物局联合主办的“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利用研讨会”在中轴线上的正阳门召开
在中共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正式获批立项后,当代民盟盟员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接续奋斗,用不同形式积极投身中轴线申遗工作,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巨大力量。民盟中央副主席、民盟北京市委主委程红对中轴线申遗和文化传播工作高度重视,多次提出明确要求,对民盟助力申遗工作形成有力指导。
近年来,在民盟中央和中共北京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统战部、北京中轴线申遗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民盟北京市委主动作为,发挥首都民盟人才优势,坚持每年组织开展中轴线课题研究,与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政府参事室(北京市文史馆)等单位密切合作,从2018年起连续举办四届“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利用研讨会”,围绕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利用充分凝聚共识、宣传共识,并通过市政协大会发言、提案办理协商等方式为中轴线申遗工作持续献计出力,取得丰硕建言成果,受到中共北京市委高度重视。
民盟北京市委连续四年向北京市政协提交关于“加强中轴线文化廊道建设,为中轴线申遗和保护利用提供当代支撑”“全力支持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修复古城河湖水系,弘扬中轴水韵文化”“北京南中轴永定门至正阳门段城市更新”等多篇党派提案,并在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围绕“弘扬中轴水韵文化”作大会发言,有效促进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科学决策、优化决策、有效施策,产生积极社会影响。
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从2023年起进入关键阶段后,民盟北京市委主动作为,积极投身北京中轴线文化传播取得重要新进展。民盟北京市委连续开展“大美中轴·共向未来”民盟中轴线专家团进校园、进社区、进书店等系列宣讲活动,共已举办22场,直接受众逾万人;自主开发“大美中轴·共向未来”主题学习“畅步”小程序,涵盖中轴线知识点130个,直接服务全国用户7千余人,在线颁发证书23万余张,让大家在健步中涵养北京中轴璀璨文化,助力提升北京中轴线知名度美誉度,有效促进社会各界对中轴线保护申遗的广泛支持,受到各方面热烈欢迎。
2023年,民盟北京市委与北京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在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成功举办《大美中轴百米长卷》观摩展,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组织在京就读的港澳台学生走进中轴、感知中轴,有效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和两岸四地文化深度交流融合。
2023年、2024年,依托北京中轴线的经典建筑场所和丰富文化底蕴,民盟北京市委先后在恭王府博物馆和湖广会馆成功举办两期“艺香民盟”活动,民盟“书香·墨香·艺香”品牌建设实现重要突破。
上述系列活动成为民盟北京市委积极发挥文化界别优势、践行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生动实践,产生良好政治影响和社会影响,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赞赏。
2024年7月27日,中国代表在申遗现场庆祝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摄影:魏青)
民盟北京市委机关干部吴雨桐自2021年起抽调至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专门从事申遗文本、保护管理规划编写工作,参与中轴线展陈体系、监测体系的建设工作与外事工作。此次作为北京代表团成员之一赴印度新德里参加世界遗产大会,大会期间,从事翻译、会议组织协调等工作,为北京中轴线申遗项目作出来自民主党派的重要贡献。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民盟北京市委将乘势而上,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团结带领更多盟员,整合更多社会资源,共同投身北京中轴线后续的保护、传承、利用和文化传播工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应有贡献。(来源:北京民盟)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