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绿·声音 绿·生活 绿·人物 绿·能源 绿·产业

首页>生态>资讯

生态环境部:“十四五”以来累计完成6.7万个行政村环境整治

2024年07月30日 10:28  |  作者:王菡娟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7月30日电(记者 王菡娟) 记者29日从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24年6月,全国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地下水国控点位I-IV类水比例达到77.8%,“双源”点位水质保持稳定;“十四五”以来累计完成6.7万个行政村环境整治,完成3400余个国家监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45%以上。

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司长赵世新表示,“十四五”以来,生态环境部以实施一个规划(《“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落实一个方案(《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21—2025年)》)为抓手,强化源头预防、风险管控、分类施策、协同治理、先行先试,取得明显成效。

据介绍,围绕加强源头防控,推动实施124个土壤污染源头管控重大工程项目,85个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53个项目竣工验收,推动消除一批突出环境隐患。强化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监管,推动实施绿色化改造、清洁生产改造,近8000家重点单位完成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回头看”。

围绕保障“吃得放心”,实施农用地土壤污染源头防治行动,在污染耕地集中的县开展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排查;指导划定210个重点区域执行颗粒物和镉等重金属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严格排放管控;排查整治受污染耕地周边历史遗留涉重金属废渣及水体重金属污染底泥,解决一批影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的突出污染问题。全国农用地土壤环境状况总体稳定,土壤重点风险监控点重金属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推进黑土地保护和盐碱地综合利用,联合建设北大荒黑土地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实验室,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生态环境风险防范调查研究。对严格管控类耕地开展遥感监测,督促落实风险管控措施。

围绕保障“住得安心”,指导更新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对纳入名录的地块开展遥感监管,防止违规开发利用。加强关闭搬迁地块管控,建立优先监管地块清单,重点识别和防范污染扩散风险。强化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监管,指导2600余个地块开展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质量控制。推动绿色低碳修复,印发《关于促进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绿色低碳修复的指导意见》。持续推进13个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

编辑:王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