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聚焦 公益资讯 基金会 公益人物 社会责任

首页>公益>公益资讯

科技助力孤独症人士融入社区生活——

壹基金联合中国精协、腾讯基金会发起“社区星融合”项目

2024年07月31日 16:32  |  作者:舒迪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河北7月31日电(记者 舒迪)7月31日,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指导下,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联合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在河北省共同发起“社区星融合”项目。借助科技的力量与社会各界的帮助,孤独症人士未来可以走出家门、走入社区,通过“爱星友好券”自主购买所需的各类物资,逐渐融入社区生活。

据介绍,该项目面向河北省11个市的孤独症人士家庭,通过“爱星友好券”的创新应用,促进孤独症孩子便捷共享社区资源,助力他们融入自主自在的社区生活,首批试点将有6000个家庭获益。

1

中国残联副理事长钟秀明表示,“社区星融合”项目的创设,凸显了政府及多元社会主体对孤独症患者及其家庭的联合行动支持。该项目通过政府、协会、公益组织、企业(商超)、社会多方协同,发挥了联合公益的力量,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创新模式探索,也是一个新的工作范例的开端。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孤独症发生率呈增加趋势,孤独症人士难以融入社会的问题,也引起了普遍关注。

2023年,京津冀地区洪涝灾害发生时,相关人员在救灾过程中发现,孤独症人士及其家庭比普通家庭面临更多困难和挑战。彼时的灾后重建阶段,壹基金特别关注和回应了这类家庭的特殊需求。

此次“社区星融合”项目的启动,正是对这一群体长期关注的延续和深化。本次活动经壹基金连接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通过发放“爱星友好券”,给予河北省6000余个孤独症人士的家庭提供参与社会融合活动的支持。在商户的支持下,孤独症孩子及其家长可在河北相关定点康复机构领取“爱星友好券”,然后进入社区商场使用。

“除了需要家人的耐心陪伴,孩子们还需要更加匹配需求的公共服务、邻里的友好对待、各类服务主体的自然支持,以及遇到突发事件时的紧急援助支持。”孤独症孩子家长赵女士以自己的生活经验,道出了很多类似家庭的心声。

值得一提的是,“社区星融合”项目利用微信支付数字化科技,助力孤独症群体的社区融入,满足孤独症人士的家庭个性化需求,他们可在简单沟通的情况下被支持或独立完成购物、用餐、出行并参加各类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孤独症人士走出家门,自然地与社区环境中的居民互动,使用社区各类资源,锻炼了自主生活能力,为社区融入、有机会充分参与、更多的个性化选择与自主决策等搭建了基础、提供了便利。与此同时,该项目有助于带动更多人关注孤独症群体,利于社会公众增加对该群体的了解与接纳,继而减少并逐渐消除偏见。

河北省政府副秘书长赵睿表示,“社区星融合”项目借助科技力量,搭建了孤独症儿童融入社区生活的桥梁,探索了推动孤独症儿童与人交流、享受正常生活的新模式。希望以此为契机,推动社会各界深入了解孤独症儿童、关注孤独症儿童、帮助孤独症儿童,共同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孤独症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让“星星的孩子”不再孤单。

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主席赵新玲介绍,该项目运用“线上支付+线下获得服务”的方式,融入了科技带来的社会适应性学习,为孤独症孩子走进社会生活提供了机会。同时,当地政府部门、公益机构、企业和社区等各方力量携手,探索残联、主体协会、社会公益基金会、企业等多方联动,促进助残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全新实践。

2

“衡量科技进步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能否更好地服务人民,特别是困难人士,给予他们更多尊严,创造一个更平等、更包容的社会氛围。”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秘书长葛燄认为,“爱星友好券”只是纽带,更关键的是背后的每一个人,如何以更加支持、理解、包容、尊重的视角去看待每一个独特的“他人”,该基金会一直积极推动科技与公益慈善事业深度融合,致力于用创新方法解决社会问题,希望通过各种措施,共创韧性社区的重建模式。

事实上,向孤独症家庭提供社区服务相关的爱心券,除了可以支持一部分日常开销,还有助于进一步积累实施经验,探索如何通过线上线下协作的“五社联动”模式,支持孤独症群体及其家庭的多元、常态化需求。

“孤独症群体的融合之路始于社区,一个真正包容、接纳、支持的社区,是他们融入社会的基石。”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李弘表示,通过“爱星友好券”这一创新的项目模式,孤独症孩子将更加自信、平等地走出家门,参与社区活动、享受社区服务。“社区星融合”项目的启动,标志着在科技助力下,孤独症人士社区融合工作迈出了新的重要一步。各方将共同努力,为孤独症群体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包容和有支持的社会环境。

编辑:张芳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