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协商花开香北疆 同心聚力向未来>新闻动态
让科技的果实“长”在田间地头、牧野乡村
——自治区政协为“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推进乡村振兴”献计出力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内蒙古两项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分别是“优良乳酸菌种质资源挖掘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创制及应用”项目和“北方农牧交错区风蚀退化农田地力培育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两个项目都属于涉农科技项目。获奖消息传来,全区农牧业领域各部门备受鼓舞。
一个月后,7月25日,在自治区政协,一场围绕“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推进乡村振兴”的专题协商会议正在进行,政协委员、科技创新主体、有关部门热烈讨论,委员现场向有关部门提问,为以科技之光照亮农牧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建言献策。
攻关“卡脖子”技术
“紧扣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战略部署,聚焦地、水、种和粮、肉、奶六个重点,深入实施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自治区政协农牧委员会副主任云利燕在介绍调研情况时说,自治区持续推动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在种业、装备应用、平台建设等方面都迈出了新步伐。同时,自治区政协调研组也根据4个多月的深入调研,作出了科技对内蒙古农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够强的基本判断,并从科研管理运行机制不畅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存在的问题,从加快推进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需健全科研育种体系”,自治区政协委员、乌兰察布市农林科学研究所所长尹玉和多年来从事马铃薯种薯研究工作,他介绍,内蒙古独特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马铃薯生长,目前研发出很多新品种,但是缺乏“拳头”品种。他建议,聚焦种薯科研攻关,为自治区马铃薯专用新品种选育创新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类似的问题在自治区农牧业领域很多方面都存在,自治区政协调研组建议,聚焦育种、农技装备等农牧领域的突出短板和“卡脖子”技术,整合资源、组织团队开展集中攻关。自治区农牧厅一级巡视员韩建刚回应,将在重点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共性技术及重大技术集成转移等应用研究,指导盟市农科院所着重开展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构建起特色鲜明、各有侧重、分工协作的农牧业科创新格局,不断提升农牧业科技竞争力。
厚培科技创新“土壤”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激励机制和绩效评价体系”,赤峰市政协委员、农牧科学研究所所长杨薇建议,对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突出的相关单位和个人在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进一步激发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推进科技成果研发转化。这也是众多科研主体的心声,大家普遍认为,目前的科研机构管理机制不够灵活,而且同质化严重,不利于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自治区政协调研组建议,加快推进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改进公益性科研机构管理机制,充分体现既有倾斜、又有压力的理念,强化以产业需求、成果价值为导向的科研投入支持机制。
农牧业现代化关键在人才。让更多科技成果生长于田间地头、牧野乡村,就要激发农牧业科技工作者活力。自治区政协委员、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研究员王峰以内蒙古的肉牛产业为例分析认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受过专业培训的养殖户比例偏低,已经影响到了产业的升级转型。他建议,推动科研院所等技术单位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建立技术专家科技服务工作站,为农村牧区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和产业发展支撑。此外,人才评价体系也备受关注。自治区政协调研组在调研时注意到,一些乡土专家在育种、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有不俗表现,但因为他们既无学历又无职称,在参与科技项目申请时走了很多弯路。为此,自治区政协调研组建议,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人才评价导向,对“三农三牧”领域符合条件的人才直接认定、破格晋升。此外,政协委员从人才使用、培养、激励等方面也提出了建议,并与自治区人社厅互动协商,就下一步职称评审等提出建议,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连接起“象牙塔”和“泥土地”
在自治区农牧业科技创新领域,还有不少科研成果停留在实验室里,或是锁在抽屉里,有的是因为没有找到转化平台或承接主体,有的是缺乏转化价值。针对这种情况,自治区政协调研组建议,实施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提升专项行动,对农科院所、高等院校、国有农牧业科技企业的科研成果进行全面摸底和转化价值评估,用好“蒙科聚”等平台,推动研发成果尽快转化,同时加快推进农牧科技服务业发展,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内蒙古希森马铃薯种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兆文从企业技术需求角度建议,支持领军企业整合种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自治区实验室、高校院所等各方产学研力量,组建体系化、任务型、产业化的创新联合体,探索市场化导向的产业基础研究成果应用转化机制。自治区科技厅副厅长于潍回应,将在乳业、种业等农牧业重点领域选择科技“突围”点位,引进顶级科学家团队,支持科技领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通过“一事一议”等多种模式,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培育打造新质生产力。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行长龚志强从金融业支持农牧业科技发展方面提出重塑价值评估、风险定价、考核评估、产品服务、政策支撑体系,支持农牧业科技创新。自治区财政厅副厅长王凌在发言时表示,自治区财政厅将加大科技投入、支持农业科研院所改革创新、加大农业人才引育支持力度、强化农业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财政科研经费放权改革,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力量。
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代钦表示,将充分吸纳这次协商的意见建议,着力解决好科研管理运行机制障碍多、人才支撑能力弱、农技推广服务效能低等关键问题,健全完善科研管理运行机制,全力推进农牧业重大平台建设和重点项目攻关,持续强化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为把农牧业打造成为现代化大产业提供有力科技支撑。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张磊说,本着推动自治区现代化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愿望,近两年来,自治区政协每年聚焦农牧业领域的问题进行调研协商,希望委员们继续关注自治区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的多个领域,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建议。
编辑: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