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宁夏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同心走上“新”福路

2024年08月12日 09:26 | 作者:李寅峰 奚冬琪 袁世鼎 满达呼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手持一个类似大型绣花针的电焊工具,俯身研究着面前的光伏板,时而“绣”上几针……这是马学花的日常工作。8月8日,当采访团走进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的英利新能源(宁夏)有限公司时,在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之外,马学花“一针一线”般专注的神情、专业的动作吸引了大家的注意。马学花所从事的是“改片返修”工作,在这家高科技新能源企业中,是为数不多的人工技能岗位。虽然不是重点岗位,但她做得非常认真。

640.webp

△马学花在专注地工作中

     “月工资4500元,亲朋好友都羡慕我有这么好的工作单位。”她略带羞涩地说。
       据该企业相关负责人张小惠介绍,这家总部位于河北保定的著名新能源企业于2021年落地同心,几年来,凝聚着当地各族群众的智慧和汗水,也为当地增加了可观的工业产值。

640.webp (1)

      △采访团在英利新能源(宁夏)有限公司采访
     “一二期项目投产后可实现近 200人就业。”张小惠自豪地说,2022年7月正式投产运营以来,截至2024年6月已经向当地贡献了6.1亿元工业产值。“在各族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拥有核心技术的英利‘熊猫 3.0’N型TOPCon型光伏组件在这里走下生产线。英利的入驻填补了宁夏回族自治区不能批量化生产光伏组件的空白,并且通过延链补链带动当地绿色产业链发展,已形成规模。”
      吸引这样的企业到同心来发展,不是偶然。据同心县工业园区主任买兰介绍,同心县域内年均日照 2850-2950小时,100米高度风速5.5-7.5米/秒。丰富的光热资源、风力资源及土地资源为发展新能源产业奠定了基础。

640.webp (2)

        △该公司高度自动化生产线
       而曾经的同心县,恰恰因为干旱少雨的自然条件等因素,一度成为贫困山区的代名词。党的十八大以来,同心各族儿女意气风发,无论是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过程中,还是在经济建设浪潮中,都写下不俗的成绩。
       坚持规划引领、服务先行,创新开展产业链招商、共链招商、精准招商等模式,不断壮大现有产业链,是同心工业经济连续多年实现双位数增长的重要原因。2024年上半年,该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5.31亿元,同比增长12.1%;规上工业完成产值62.49亿元,同比增长15.04%;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5%……这些数据对于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核心区的同心来说,代表着各族群众走上日新月异的幸福生活。

640.webp (3)

△美丽的同心县

       也是在英利新能源(宁夏)有限公司,另外一位员工马伟艳告诉记者,最初英利入驻同心招聘员工时,当地群众有的还持观望态度。因为同心原本少有这样面向世界、领先行业的新科技企业。但她很庆幸,自己作为第一批入职的员工,见证了企业在自己家乡落地生根,为家乡带来数亿元的年产值。而自己在这家企业就职,也“见了世面、提升了能力”。
       同心县委宣传部部长刘艳介绍,近年来,同心县立足天然的风光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锚定高质量发展主攻方向,对产业发展进行科学研判和精心布局,确立了以争创西部百强县为目标,全力培育光伏、储能及动力电池、新材料、装备制造、现代化工等五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着力打造自治区重要清洁能源设备制造基地的发展蓝图。全县干部群众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坚守精耕细作、狠抓落实的执行力,着力向绿而行,向新图强,全县经济社会实现较快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和睦,人民安居乐业。

640.webp (4)

△同心县城全景

       在近日印发的《同心县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2024-2026)》中,记者留意到,该县科技创新“四大工程”再次拉开创新发展的大幕——实施创新力量厚植工程、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创新协同联动工程、创新生态涵养工程。
       在革命老区同心县,各族干部群众同心走上了“新”福路。

编辑:鲁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