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大家谈
进一步解放思想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先导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指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再次强调了解放思想对于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意义。
一、 解放思想的重要意义
(一)解放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法宝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同教条主义的斗争中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并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是在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感召下,改革开放才得以破冰前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得以破茧成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证明,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密切联系,解放思想是思想层面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实践层面的解放思想,共同致力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放思想是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总开关。”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践,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理论、制度、科技和实践创新。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而解放思想是创新的必要前提。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才能进一步实事求是,才能进一步推进理论、制度、实践等方面的创新,破解前进道路上障碍,推进高质量发展。
(二)解放思想是贯彻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放思想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科学地揭示了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辩证关系,提出了“能动反映论”。只有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一致,认识才能正确地指导实践。由于客观世界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要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就必须不断解放思想,不断打破思想僵化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进新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
(三)解放思想是适应时代发展的现实要求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新方法不断涌现又不断更新。唯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方能把握瞬息万变的客观形势,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事关国家、民族的未来和人民的福祉,各国在高科技领域的激烈竞争前所未有,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所带来的剧烈变化,不解放思想未雨绸缪就会落后于时代,自绝于时代,必将陷入历史性的被动。邓小平指出:“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阶段,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形势错综复杂而又波谲云诡。破解新矛盾新问题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从新的客观实际出发,创新策略举措,进一步深化改革,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注入新的强劲动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所面临的条件与过去有很大不同,面对的是一些“难啃”的硬骨头,要“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放思想是首要的。”
二、 解放思想的科学内涵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言,解放思想有其特定的内涵。邓小平曾给解放思想下过三个定义:“解放思想,就是要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这三句话虽然表述不同,但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核心意思有三条:一是要做到实事求是,使思想和客观实际相结合,这是解放思想的实质;二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导,这是解放思想的前提;三是要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即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去实现思想解放,这是解放思想的唯一正确途径。
(一)准确理解解放思想需要深刻把握其基本立场
邓小平强调解放思想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这就蕴含着解放思想必须和马克思主义保持一致立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解放思想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意味着要坚守人民立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同时,解放思想也要以是否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基本的评价标准。邓小平指出:“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
(二)准确理解解放思想需要全面掌握其基本思想方法
准确理解解放思想,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的认识也应当随着物质世界的运动而不断深化和发展。解放思想就是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不断更新认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要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从这个视角来看,解放思想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邓小平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今后,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认为解放思想已经到头了,甚至过头了,显然是不对的。”然而,唯物史观也同时强调,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不会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自动发展。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一切已死先辈们的传统,会像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打破思想上的束缚比破除现实的障碍更不容易。由于人的思维惰性,“习惯势力”“主观偏见”不会自发消除,往往具有一定的顽固性。过去的成功经验可能成为今天认识的障碍。“解放思想”的对立面是唯心主义思想方法,现实中表现为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墨守成规等思想或工作作风。
(三)准确理解解放思想必须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
解放思想意味着创新,但创新的灵感要从实践中来,而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物质资料生产、精神文化生产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
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当前,进一步解放思想,就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避免不接地气的书斋式闭门造车的创新,只有深入社会进行调查研究,集中群众的智慧,反映群众的愿望,才能有价值地创新。
三、 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实践要求
由于解放思想所面临的条件和任务的变化,进一步解放思想必须立足新的客观条件和发展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解放思想落实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进一步解放思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基本立场,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思想方法,以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价值追求,这是基本原则。进一步解放思想,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坚守政治、法律、道德等方面的底线,不得破底线,更不得闯红线。邓小平指出:“解放思想决不能够偏离四项基本原则的轨道,不能损害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全党对这个问题要有一个统一的认识。”“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去‘解放思想’,实际上是把自己放到党和人民的对立面去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鼓励和支持解放思想,鼓励和支持对有关政策举措进行分析评估,但要把握好政治立场坚定性和科学探索创新性的有机统一。”
(二)进一步解放思想必须坚持自信自立
坚持自信自立,就是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道路、文化的信心,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满必胜信心信念。同时,辩证地对待国外理论、制度、模式等,立足本国国情,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能封闭僵化,也不能照抄照搬。自立,就是把发展的立足点放在国内,依靠亿万人民的努力奋斗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坚持自信自立,是总结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经验得出必然结论,是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精神力量。进一步解放思想,必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
(三)进一步解放思想必须注重调查研究
进一步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为此,必须克服骄傲自满的心态和先入为主的偏见,要深入了解客观条件的变化,根据变化的实际作出科学判断。必须勤于调研、勤于学习,勤于思考,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
(四)进一步解放思想必须坚持问题导向
进一步解放思想,是为了进一步实事求是,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围绕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系统地研究和解决问题,实现标本兼治。问题导向是解放思想具体要求,也是科学路径。马克思曾指出,“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没有问题或者找不准问题,就会成为无头苍蝇到处乱撞,解放思想就没有针对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放思想不是脱离国情的异想天开,也不是闭门造车的主观想象,更不是毫无章法的莽撞蛮干。解放思想的目的在于更好实事求是。”解放思想要求对过去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新的研究,对过去认为不是问题的问题进行新的质疑,对过去不存在的新问题进行探索。
(五)进一步解放思想必须坚持系统观念
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要范畴。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矛盾统一体,都同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是联系之网的一个网结。如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不能把握客观实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系统观念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只有坚持系统观念,厘清各方面改革之间的联系,整体推进,才能取得实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
(六)进一步解放思想必须坚持守正创新
进一步解放思想,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推进理论、科技、制度、实践等方面的创新,从而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如果说解放思想是“破”的话,那么“创新”则是“立”。创新的是解放思想的结果,是解放思想直接目的,更是检验解放思想的试金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当前,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大力鼓励创新,为创新营造氛围,创造条件。
进一步解放思想,还需要将解放思想与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的过程,解放思想的目的是更好统一思想。思想统一了,才能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进一步解放思想,还必须将解放思想的精神动力转化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实际行动。
(作者系甘肃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杨智)
编辑:刘乙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