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统一战线>民族宗教
“禅宗清规的传统与现代”学术研讨会在九华山召开
人民政协网池州8月19日电(记者 奚冬琪)“禅宗清规的传统与现代”学术研讨会8月17日在安徽省池州九华山举行,近70位中国宗教研究学者与佛教界代表人士出席,探讨禅宗清规的历史脉络与现代价值。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法师在致辞中指出,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代表。禅宗清规是依据戒律精神和原则,建立的适应中国自然条件、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的佛教制度,为推动佛教中国化、促进中国佛教健康传承,发挥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和规范引领作用。希望佛教界进一步发掘禅宗清规的精神特质、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提高佛教界自我管理的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推进佛教中国化走深走实。
九华山佛教协会会长慧庆法师致辞时提到,禅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在发展过程中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思想、文化影响广泛深远。禅宗强调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是“人间佛教”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佛教中国化的时代要求。
“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文化底蕴深厚。”安徽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韩雷表示,安徽省佛教界要深入开展佛教文化研究,使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浸润、相得益彰;打造区域性文化交流平台,推进佛教文化交流。中共池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史孺牛说,本次研讨会对禅宗清规这一传统文化进行再审视,推动禅宗清规在新时代继续实现新发展,为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贡献了智慧与力量。
安徽省佛教协会年度执行会长宽容法师表示,禅宗清规是包含僧团修行和管理的严谨规范,既确保修行者在道业上的进步,也为佛教健康传承奠定了基础。在保持禅宗清规传统精神的同时,回应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需求,是当前佛教界面临的重要课题。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战理论教研部民族宗教教研室讲师高梦琪发言时表示,禅宗清规的新时代中国化意味着进一步推动僧团生活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与中国式现代化同频共振,这也是系统推进佛教中国化走深走实的关键一步。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纯一法师表示,清规是适应中国社会土壤和文化土壤的制度创新。佛教的制度建设要始终坚持中国化方向、全面提升法治化水平、提升规范化程度,促进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更好发挥佛教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此次研讨会由中国佛教协会指导、安徽省佛教协会支持,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国民族和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九华山佛教协会联合主办。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正慈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普正法师、秋爽法师,中国佛学院副院长清远法师,安徽省佛教协会年度执行会长宽容法师等佛教界代表人士与会。
编辑: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