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2024年第四期 2024年第三期 2024年第二期 2024年第一期 2023年第六期 2023年第五期 2023年第四期 2023年第三期 2023年第二期 2023年第一期

首页>书画>画界杂志>2024年第四期

美在写生的路上

2024年08月22日 17:43  |  作者:王界山  |  来源:《画界》2024年7月第4期 分享到: 

D-_杂志电子版_2024年第4期_shumeng_1

长城逶迤亘古今(国画)248×600cm 2021年 /王界山

远方的风景对我而言永远是心驰神往的。于是,我几十年来一直身背画具,无倦无悔地走在写生的路上。

或许,在我的生命中注定要远走他乡、风雨兼程。16岁那年,我告别了家乡──山东青州,只身来到北京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幸运的是刚参军不久就因为部队需要从事起与美术有关的工作,这也最终促使我梦寐以求的理想得以实现。

画界2024年4期-196

山中遇书房(国画)97×180cm 2024年 /李兆文

因梦而触及生活。从1979年入伍之初,我就开始骑着自行车在北京城里的许多景点写生,而后去到郊外的八达岭、十渡、门头沟等地,节假日全部用于作画,几乎达到如痴如醉的程度,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夜里时常梦见白天所看到的景象,魂牵梦绕在山水之间,艺术作为心中的一盏明灯,映照我人生前行的路途。祖国的大江南北许多的山山水水,印刻着我跋涉的足迹,有时汗水洗面却给我带来莫大的满足。

画界2024年4期-198

金水湖畔(国画)69×138cm 2024年 /鞠孝军

读不完的风景绘不尽的画卷,写生途中的风景美不胜收,不同的地域,风土人情也尽显迥异的华彩。江南水乡的朦胧内敛和北方旷野的沉雄豪放,使人在对比中发现美的共性和个性。乡村的朴素之美是显而易见的。寄住在农舍里,晨起的鸡鸣狗叫和鸟唱谷应是最悦耳的音乐;房东大娘、大伯微笑的脸上虽然布满皱纹,却是一团和善,很容易让我想起童年时的爷爷奶奶。我常常因这些善良农民的热情相助而感动不已。那些农家的孩子,围绕在我的身边看我作画,眼里充满了好奇和向往,一张张单纯的笑脸在我的眼前映现,我拍拍这个的小脑门,再摸摸那个的小脸蛋,内心充盈着一种幸福感……走入大山深处,当我看到村庄里的袅袅炊烟,在暮色苍茫的远处升起,心中格外感叹,这人间烟火历经世世代代延绵不绝地升腾着……我忽然间想起了大诗人艾青的名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画界2024年4期-197

倚毗相映兄弟情(国画)97×180cm 2024年 /孟庆刚

都市之美显现给人类的文明成果处处可见。高楼林立间的马路上汽车与人流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川流不息的动感画面,让人感受到城市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诚然,社会的发展尚有不和谐之处,诸如城市中鳞次栉比的高楼,千篇一律、互相仿效,使人每到一座城市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城市交通的拥挤,生存环境的堪忧,都市人的冷漠等等,使人无可奈何。想到这些问题,内心不免有失落之感。但城市因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社会进步是不言而喻的,我们要吹响前进路上的冲锋号角,热情讴歌新时代的城市和乡村,风雨之后,可以看到更加绚丽的彩虹。

画界2024年4期-199

意象祖山(国画)138×69cm 2024年 /陈玉林

其实,在画家的笔下,无论画什么,最后呈现出的还是画家的内心世界。“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绘画作品虽然没有文学作品那种“成教化,助人伦”的直接功效,但它在润物无声的视觉滋养感知下,可以泽润心田,让人们在有意无意间接受美的熏陶和启迪。

画界2024年4期-200

金戈铁马尽显雄姿(国画)180×97cm 2024年 /欧阳小波

写生作画,不仅是对眼前景物的客观描绘,而应当“未成曲调先有情”。画家是多情的种子,对于物象的表现首先要有钟爱之心,才能会心于自然和画面之中,做到情景交融。对画家而言,需要用心来实践写生之旅,更需要一种提炼和升华的能力,而非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潜心绘事,方可宁静而致远。

画界2024年4期-203

积雨空林(国画)138×69cm 2024年 /贾凤才

画界2024年4期-202

祖山印象(国画)180×97cm 2024年 /老海(张志坚)

综合素养高的人可以画出时代的风范和作者的人生境界,反之,要么死守传统笔墨不放,要么对景状写全貌,罗列眼中一切景物,这种偏执一方的方法实不可取。中国画强调意象造型,注重笔墨语言的锤炼,这种审美的趋向形成了中国画的特色,时代发展至今天,借鉴西方绘画的有益元素来表现今天的生活显得尤为重要,诸如光影、构成、色彩、造型、规律等等,可交汇充实于中国画中,李可染先生的许多作品就是中西合璧的成功典范。诚然,我们要以中国式笔墨元素为主,以西方绘画技法为辅,有机结合融汇于创作之中,最终呈现出中国气派的精品,以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D-_杂志电子版_2024年第4期_shumeng_2

举头己觉千山绿(国画)    180×97cm 2024年 /耿宏亮

因为艺术,我由原来的瞻前顾后、患得患失而变成现在对待人生与事业的一往无前和执着从容。

走出画室,外面的世界常新常精彩;目极八方,美在写生的路上。

画界2024年4期-206

董家口(国画)138×69cm 2024年 /张怀伟

画界2024年4期-205

角山长城存浩气(国画)180×97cm 2024年 /杜奕瑶

责任编辑:杨文军


编辑:画界 邢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