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法治>资讯
自然资源部通报80个违法违规重大典型问题
人民政协网8月23日电(记者 高志民)针对侵占耕地挖湖造景、违法征地占地、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侵占生态保护红线、违法采矿、违法违规用海破坏生态等问题,自然资源部日前发布通报,曝光了2024年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发现的80个违法违规重大典型问题。
据介绍,今年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机构聚焦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两条主线,开展土地、矿产、林草、海洋等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规划一体化全面督察。督察发现,一些地方市县政府主体责任、相关部门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顶风”侵占耕地挖湖造景仍有发生,落实“大棚房”问题常态长效监管、严防杜绝问题反弹不到位,对农村村民住宅房前屋后违法占用耕地甚至永久基本农田建设庭院的苗头性问题发现制止不及时。
督察还发现,一些市县政府及其部门非法批地、违法征地、主导推动违法占地;一些地方对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遏制不力;一些地方违反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违法采矿、违法违规建设;一些地方以设施农业、平整场地、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等各种名义违法采矿及持续违法采矿。
据介绍,一些地方违法违规围填海、破坏红树林、违法违规用海侵占生态保护红线、破坏自然岸线;有的地方对督察发现问题整改不力甚至弄虚作假,这些违法违规行为严重冲击耕地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危害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针对侵占耕地挖湖造景问题冲击耕地红线,违反生态规律破坏水资源平衡问题。督察发现,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政府主导推动幸福河湖淮河凤台段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违法侵占耕地挖湖造景。该项目内容包括水系连通、道路改造及休闲步道、绿化等,规划用地面积1080亩。至2024年2月实地初步建成景观水系;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委县政府主导推动侵占耕地挖湖造景,实地已建成景观湖和绿化景观。其中,景观湖面积143.89亩(耕地31.33亩)。
通报指出,“大棚房”问题是指一些企业、个人或者组织借建设农业设施或农业园区之名,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甚至永久基本农田,违法用于非农业建设的行为,其本质是农地“非农化”。
国家明确要求,不得违反规划搞非农建设、乱占耕地建房。
通报指出,永久基本农田是耕地的精华。
生态保护红线是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重要管控边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旨在保护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域和生态极敏感脆弱区域,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资源。督察发现,部分地方政府落实
督察发现,山西省襄垣县鸿腾建材有限公司侵占生态保护红线越界开采石灰岩;吉林省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违规实施人工牧草地建设;黑龙江省哈尔滨葆光信合商贸有限公司违法违规在黑龙江肇东沿江省级自然保护区盗采
自然资源部表示,集中公开通报2024年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发现的80个违法违规重大典型问题,旨在为发挥警示教育作用,督促各地依法依规切实保护耕地,加强生态保护,坚决整改纠正违法违规问题。
编辑:马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