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协商花开香北疆 同心聚力向未来>新闻动态
四十年接力传承 辽文化璀璨再现——赤峰市政协文史工作成果《辽代文化》新书发布
一度暑出处暑时,割稻陌阡车马驰。
在赤峰市政协的精心组织下,8月25日,一场关于历史与文化的盛宴在赤峰市悄然拉开帷幕。由市政协组织编辑,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的《辽代文化》一书,在跨越了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后,终于迎来了展现在世人面前的一刻。38年前,来自相关6个省区市的《辽代文化》编写组,2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齐聚赤峰,开展了为期18天的书稿考察研讨之旅,在跨世纪后的今天,这个传奇被接续传承。
《辽代文化》一书的发布,无疑是对辽史研究领域的一次重大贡献,填补了辽史研究领域的多项空白。它不仅仅是一部学术著作,更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历史进程的生动写照。书中通过系统、客观、丰富的资料整理与考订,完整展示了辽代纷繁瑰丽的文化面貌,生动再现了辽代各民族间互学互鉴、共生共享的历史场景,以及辽代文化与中原文化交往交流、互融互通的历史事实。
发布会现场气氛热烈而庄重,赤峰市政协副主席王立恩主持会议,市政协文化文史委员会主任黄双燕为与会嘉宾详细介绍了《辽代文化》的编写过程及内容亮点。随后,大屏幕上播放了《辽代文化》编写组1986年在赤峰的考察纪实《从大定到临潢》,一段段珍贵的影像资料,将人们的思绪带回了那个遥远的年代,仿佛亲身参与了那次意义非凡的考察之旅。
在作者代表及家属发言环节,多位重量级嘉宾轮番上阵,他们或深情回忆与《辽代文化》一书结缘的点点滴滴,或高度评价该书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言语间充满了对辽代文化的热爱与敬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契丹语言专家刘凤翥先生,虽已年届九旬,但依然精神矍铄。“《辽代文化》这本书特别关注了辽代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互鉴、共同丰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他的发言中充满了对辽代文化的深刻见解与独到分析,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新书荐评环节更是将会议推向了高潮。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北疆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康建国、吉林大学文学院中国史系教授高福顺等专家学者纷纷发言,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出发,对《辽代文化》一书进行了深入解读与高度评价。
“本书真实客观地体现了契丹人在文化上的中原走向,表现在祖先、宗教、语言、历史、价值、习俗和体制等诸多方面,以契丹人为核心,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与中原汉民族交流融合,形成‘万风而归于一元’的文化发展态势,而这正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发展的鲜活场景的再现,更是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见证,这就是《辽代文化》一书出版的重要意义。”内蒙古博物院名誉院长陈永志说。
从书稿被重新发现,到续编完善,再到付梓出版,赤峰市政协历时三年,完成了这一项重要文史工作成果。赤峰市政协主席苏雅勒其其格表示,组织、编辑、出版《辽代文化》是市政协文化文史工作内容的新拓展,是政协发挥职能优势,整合资源、创新履职的一次有益实践,也是赤峰市历史研究和文化事业的一件大事。市政协将继续把文化文史这一富有统一战线特色的基础性工作抓实抓好,努力留住地区记忆,延续历史文脉,厚重城市历史,为助推赤峰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发布会结束后,与会嘉宾还一同前往辽代历史文化博物馆进行参观,近距离感受了辽代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都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辉煌与沧桑。大家坚信,《辽代文化》一书必将发挥其独特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为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编辑: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