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健康>资讯
中国老年病患者功能修复论坛暨新技术发布会在京举办
人民政协网9月2日电(记者 刘喜梅)8月31日,由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主办的“中国老年病患者功能修复论坛暨新技术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医师协会创会会长殷大奎教授,中国科学院滕吉文院士,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原副主任、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会长闫青春教授等出席了此次会议。
据闫青春介绍,截至2023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97亿人,占总人口的21.1%。高龄老人(80岁及以上)占比逐年增加,预计2050年左右将超过10%。“随着老年人口占比不断攀升,社会对养老服务、医疗保障、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这无疑对现有的医疗保健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老年人因功能减退所带来的挑战”。
面对老龄化趋势,国家相关部门曾发布了多份指导性文件,强调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和老年人健康支撑体系的重要性,同时倡导构建一个包容友好的老年社会环境,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这一趋势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老年人的疾病治疗,更要重视他们的功能修复。”闫青春说。
滕吉文在讲话中提到,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可能出现行动不便、语言不清、心脏功能减弱、大脑功能下降等问题,甚至会出现失智、失能的情况。其中,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脑卒中、糖尿病、骨质疏松等慢性疾病都会对老年人的身体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与会专家认为,老年人功能修复的对策是一个综合性的体系,需要医护人员、家庭成员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通过综合评估、个性化护理、营养与健康饮食、功能性锻炼、应用辅助工具、心理支持与社交参与以及药物治疗与新技术应用等多方面的措施,可以有效地帮助老年人恢复或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论坛以老年病患者功能修复及新技术发布为核心议题,发布了多项全国首创的老年慢性病治疗新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应用于尿失禁监测、肌肉干细胞技术、嗅鞘细胞应用于脑神经功能修复技术、富亮氨酸重复激酶2抑制剂、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和人乳头瘤病毒治疗疫苗技术等。
据悉,在此次论坛举办期间,还成立了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功能修复分会,该分会旨在通过整合医疗资源、推广新技术、新药品等手段,为老年病患者提供更加专业、有效的功能修复服务,致力于组织专家进行老年病功能修复领域的学术研究和交流,开展老年病防治和功能修复的健康教育和科普活动,为老年病患者提供咨询、评估和治疗等全方位的服务。同时,该分会也关注老年病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工作,以全面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努力成为国内老年医学功能修复领域具有权威性和高规格的交流平台。
与会专家表示,此次论坛不仅是新技术的展示舞台,更是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功能修复分会成立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在老年医学功能修复领域向专业化、规范化迈出了重要一步。
编辑: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