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
记者观察|非洲记者关注哪些议题?
记者4日从2024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新闻中心获悉,本次峰会吸引了超过3000余名中外记者注册报名,创下历次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新高。参与报道这次峰会的非洲记者都关注哪些话题?
巴哈马广播公司记者Lloyd说,这是他首次来到中国,也是第一次参与中非合作论坛的相关报道工作,“上周五我去爬了长城,中国这个古老的工程,太令人惊讶了!”同时让他惊讶的,还有中国的发展速度,“走出大兴机场,我发现中国比我的祖国发展快得太多。”也因此,他准备将这次参会的关注重点放在中非如何通过合作,助力巴哈马解决粮食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非洲如果不能养活自己,何谈发展?”他说道。
吉布提《民族报》总编Arteh也是第一次报道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他说,中国帮助吉布提修建了三个港口,他期待吉中两国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持续加强合作。“中国帮助修建了亚吉铁路,这是非洲第一条跨国电气化铁路,连接了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贸易变得更加简单便捷。曾经需要几天时间的路程,如今只需要4个小时,这条铁路使得客运和货运都可以便捷抵达目的地,一切都变得有可能,未来也因此而改变。”
来自喀麦隆“共和国总统电视台”Ebenezer参与了2018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报道,“北京这些年变化还是让我惊讶!”他介绍,喀麦隆自2018年以来已与中国签订了多项合作协议,期待喀中商业经贸领域合作能够进一步深化。“这次的中非合作论坛,喀麦隆总统带了很多部长一起过来,交通部长将寻求与中国开展交通领域的合作,矿业部长将寻求与中国开展矿业方面的合作,外交部长将继续促进提升喀麦隆与中国的双边关系。”
中阿卫视记者Ameenmuneer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他告诉记者,粮食安全、农业发展一直是非洲国家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因此本次峰会他最关注的也是与农业相关的议题。“我了解到,截至目前,中国已在非洲建成24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推广玉米种植、蔬菜栽培、木薯繁殖等300项先进实用技术,使当地农作物增产30%至60%,中国杂交水稻已在20多个非洲国家扎根,在农业领域中非合作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非洲需要中国的帮助。”
冈比亚国家广播电视台记者Momodu用英文说出一句中国谚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认为这句谚语十分贴切地形容了中非合作的真谛。“像我的国家冈比亚就是十分需要中国的技术,我们也十分羡慕中国有发达的道路,我想有机会体验中国的高铁,希望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能够更多帮助我的国家。”
今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主题是“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随着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议程的逐项展开,非洲记者会从峰会上发现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更多联结点。
编辑:鲁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