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贡献政协力量>各区政协
天津市滨海新区政协调研提出
扛起滨海新区战略合作功能区使命助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人民政协网石家庄9月3日电 (记者 张原 李宁馨)9月3日,京津冀政协主席联席会议第十次会议在河北石家庄市召开。会上,天津市政协常委,滨海新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韩远达在发言中提出,坚决扛起滨海新区战略合作功能区使命,助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2015年,党中央印发《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赋予滨海新区重要战略合作功能区定位。十年来,滨海新区坚决扛起战略使命,将推进产业协同作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有力支撑,全面提升产业承载能力,持续深化协同合作,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十年来,滨海新区参与其中、服务其中、受益其中。近日,国务院出台《进一步支持天津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支持新区充分发挥重要战略合作功能区作用,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走深走实。滨海新区政协聚焦产业协同发展,持续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意见建议。
滨海新区政协提出,要进一步加强科研协同攻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组建创新联合体,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重大科技专项。聚焦低碳合成工程生物等未来产业,支持具备条件的科研院所申报全国重点实验室。聚焦信息技术、低碳能源转化等优势产业,推动打造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支持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在滨海新区设立分支机构,进一步完善滨海新区与北京怀柔科学城的协同创新机制,实现基础设施共用共享,着力打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概念验证和成果转化平台。
新区政协调研建议,进一步推动工业协同共进,筑牢实体经济根基。创新石化项目中试审批监管模式,打造京津冀化工新材料小试中试基地。推动石化产业向精细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等产业链中高端迈进。积极打造电子化学品研发试验、生产制造、物流存储、废液处理等重大项目。支持空客A320系列飞机亚洲总装线第二条生产线项目建设运营,推动空客产业链垂直整合。
“要进一步抓实产业协同升级,推进成龙配套成链成群。”新区政协提出,依托天津滨海、北京通州、河北雄安等核心承载区,全力申创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共建共享算力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统筹三地协同高效利用数据资源。深化生物医药协同合作,依托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共绘产业图谱,做强京津冀生命健康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优化氢能产业链布局,依托天津临港氢能示范产业园,重点推动氢能装备、燃料电池装备规模化发展。
要进一步强化载体协同共建,打造集中承接平台。新区政协调研建议,进一步加强滨海新区与河北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错位联动发展,完善既有平台服务承载功能。放大北京中关村政策效应,助推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建设,促进要素资源加速集聚、高效整合。完善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枢纽、河北国际陆港等建设,优化环渤海地区港口功能布局,特别是聚焦天津港与河北港口同质化发展问题,探索构建产业发展联盟、股权互持机制等,促进合理分工、联动发展。支持滨城科创区、京津合作示范区等主题园区融入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加强与怀柔、丰台、唐山、沧州等地的互促联动,推进产业协作。
在进一步促进资源协同共享,加速推进区域一体化方面,新区政协建议,用足用好三地政策,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资源共享,加速推进京津冀区域市场一体化。扩大三地资质资格互认事项、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事项、异地“同事同标”服务事项范围,推进更多高频事项同城化。支持政务服务数据、公共服务数据先行试点开放,促进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化体系化。用好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平台,支持引导相关部门、企业进行数据资产登记评估。鼓励京津冀三地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主动对标RECP等国际经贸规则。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优化绿色通关机制,探索“保税+”“贸易+”等新业态联动发展。支持滨海新区与京津冀高校面向生物制造、新能源等领域共建未来技术学院、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完善京津冀人才数据库,探索建立产业对接、技术合作、信息互通、人才培养等联动机制。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