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健康>资讯
区域医疗中心人才建设促进护理服务同质化探索
郝大洁 山西白求恩医院介入
国家
推进区域医疗中心高质量发展,学科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护理人才队伍建设是推动区域医疗中心护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和核心竞争力。2023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更是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护理人才建设必须注重提质增效的精细化管理与护理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包括临床护理专家的培养和护理领军人才的引进与保留等,构建以优秀团队、特色护理引领为导向的护理人才评价和激励政策,促进护理服务同质化,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竞争保障。
对标输出单位,培养优秀护理管理人才
在医疗机构内,负责护理资源管理的人员通常是从一线护士岗位中选拔,他们的管理焦点主要集中在基础的人事管理上,方法单一,缺乏科学性和创新性。此外,在交流经验、更新管理理念以及提升管理素养方面面临诸多限制,难以满足医院高质量发展对护理管理提出的高标准要求。因此,我们期望能够学习并掌握更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模式,以推动学科发展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可持续化。首先,建立管理人才派驻体系,由输出医院委派管理能力强的护理
发挥专科护士的优势,提高专业水平
实现护理质量同质化最重要的支撑就是不断挖掘、培养护理人才。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患者数量的增加,专科护士在慢性病管理和长期护理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他们拥有深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特殊需求,对于提升区域医疗中心护理专业水平、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满足社会健康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区域医疗中心应制定专科护士培养方案,以储备专科人才、形成阶梯式专科人才队伍为培养目标。初级专科护士为院内培养,定制内容为全科及专科基础知识、专科健康教育等;中级专科护士为院内外联合培养,定制内容为专科理论及技能知识;高级专科护士为院外培养,定制内容为疑难病例处置及会诊、新技术与新项目申报及开展等。对标输出单位教学与培训,根据学习特性、培训需求、时间安排等制定教学形式,利用信息化培训管理平台满足线上和线下学习需求。医院应积极开设护理门诊,由高年资护理专家独立坐诊,解答疾病护理、健康保健相关问题,以改善出院患者的护理问题,提升护士的专业认同感。
近年来,有专家建议由相关学术机构组织建立专科化处方培训体系,并优先以高素质的专科护士及高级实践护士为培训对象,在护理专科会诊、护理专科门诊中开放专科护士处方。
目前,我国的专科护士已经扩展到几十个领域,是发展护士处方权的储备力量。医院还可以成立优势病种亚专科小组,由专科护士担任小组组长成员之一,参与制定护理路径,负责医护协同专科查房和业务学习,发挥专科护士的优势。
“双师型”临床护理教师,保障高质量临床教学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作为高水平的医疗机构,承担着临床护理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与医学院校的合作,共同推动护理教育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护理专业人才。医院应培养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的兼具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双重能力的临床护理教师,帮助护士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同时获得从事护理工作所必需的专业技能、专业态度和综合素质。
强化“双师型”临床护理教师队伍建设,护理部应指导和参与各科室开展临床教师资格评比工作,建立带教资格准入制度,实行带教老师持证上岗制度,以提升临床教学质量、规范临床护理带教工作;在各科室设护理教学岗,配合护士长完成护士及新护士的带教与培养工作;“分批、定期”派出科室护理骨干到输出医院进修,学习最新的临床护理理念和技术,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前沿的护理知识;鼓励各科室教学岗护士积极参加教学能力提升班等活动,学习先进的护理教学模式,提高临床教学能力。医院借助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优势,在学校与医院间开展人才互聘,推进基础与临床深度融合,同时,邀请全国重点医学院校教授和知名专家开展教学讲座,传授教学经验。
加强护理科研人才培养与引进,促进护理同质化发展
护理科研不仅为护理实践提供科学依据,还将促进护理技术的创新与发展。通过深入研究护理问题,科研人才能够发现新的护理方法、技术和理论,从而推动护理实践的进步。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有助于提升区域医疗中心的整体护理水平,实现护理同质化发展的目标。目前,区域医疗中心护理科研存在缺乏系统培训和良好的科研团队、研究生护士离职率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医院应以培养护士科研思维、促进科研成果形成及转化为培养目标,制定科学、完善的护理科研培训管理体系。同时,引进拔尖的科研引领型人才,作为医院护理科研活动的“领头羊”,以最新的科研方法和思维为护理科研大方向把关。加大对护理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如设立护理科研基金、优秀护士奖励等,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在此基础上,通过举办各类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护理专家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促进学术思想的碰撞,进而提升整体护理团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水平。此外,对护理科研人才适当给予一定的时间脱产临床进行科研工作,制定各种激励奖惩措施,充分调动研究生护士的积极性,并尽量提高聘用制研究生护士的薪酬待遇。从医院长远发展来看,还应给聘用制研究生护士更多的晋升和继续深造的机会,从而降低聘用制研究生护士的离职率。
编辑:马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