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统战时讯 民族宗教 非公经济 中央社院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党外知识分子 涉疆涉藏

首页>统一战线>要闻

陶行知教育基金会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基地授牌活动在四川康定举行

2024年09月09日 19:55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甘孜9月9日电 9月5日,陶行知教育基金会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基地授牌仪式系列活动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塔公镇多饶嘎目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园举行。活动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凝聚民族团结力量”为主题,包括授牌仪式、主题宣讲、座谈分享等多项内容。

1

在中共甘孜州委、州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经甘孜州政协、中共甘孜州委统战部精心组织,中共康定市委、康定市政府、康定市政协、中共康定市委统战部和陶行知教育基金会共同主办本次活动,人民政协网提供支持。

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冯俊,陶行知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纪建军,甘孜州政协副主席多吉扎西、曲梅,甘孜州政协副主席、州文广旅局局长刘洪,甘孜州州委统战部副部长罗勇,康定市政协主席钟健康,康定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仁青旺甲,以及康定市委统战部、康定市教育局、康定市民宗局、康定市佛教协会、塔公镇党委政府相关负责人,以及当地群众数千人参加活动。

在授牌仪式上,陶行知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纪建军宣读关于授予康定市塔公镇多饶嘎目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园木雅文化艺术博览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基地”荣誉牌匾的决定。

2

纪建军表示,陶行知教育基金会长期重视和支持青少年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实践,重视和支持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实践活动。下一步,基金会将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与当地有关培训机构合作,为加强农牧民和青少年的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作出贡献。

纪建军、冯俊先后为木雅文化艺术博览中心颁发“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基地”荣誉牌匾。

3

4

微信图片_20240910124311

冯俊为木雅文化艺术博览中心图书馆赠书并讲话。他提到,甘孜州是一个红色文化与民族文化交相辉映的地方。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康定市能充分发挥好教育实践基地的作用,使之成为面向各地游客、党群干部、青少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红色文化宣传阵地。希望基地以此次授牌为契机,继续讲好红军的故事,发扬伟大长征精神,传承好红色基因;继续讲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做“两个结合”的示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中华文脉,为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出贡献;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促进者,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讲好改革开放的故事,为推动甘孜走向共同富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授牌仪式上,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周秉建;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空军少将朱和平,通过视频向基地授牌表达祝贺,并寄语基地继续努力,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民族团结力量作出更大贡献。

5

6

活动现场同期,还举行了康定市第二届木雅文化周开幕式和多饶嘎目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园门户网站上线仪式。

第二届木雅文化风情周活动从9月3日持续至9月10日。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举行木雅藏戏表演、对歌及言说表演、射箭比赛、藏民族趣味运动赛、赛马及马术表演、传统民族服装走秀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

7

8

在主题宣讲活动中,冯俊做了《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主题宣讲;西藏社会主义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高端智库研究员郜建华做了《增强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题宣讲。千余名当地干部群众和学生现场聆听,在川西高原接受了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9

10

在座谈会分享活动中,陶行知教育基金会、木雅文化艺术博览中心的工作人员和周围学校的师生齐聚一堂,分享自己在工作生活中的经历和感受,以亲身经历对活动主题“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民族团结力量”进行了生动诠释。

康定市塔公镇多饶嘎目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园木雅文化艺术博览中心是甘孜州最具代表性的综合类博物馆,由甘孜州政协副主席多吉扎西历经近二十年时间筹建。木雅文化艺术博览中心始终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专设“红色甘孜展”,用丰富的图片和翔实的数据,展现甘孜州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和发展史;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展”“木雅文化民俗展”等,呈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动人画卷。博览中心的木雅初日林图书馆,是一家公益图书馆,馆藏汉、藏、英各类纸质图书和电子书共计近300万册,为附近学校师生、本地群众和八方游客提供免费阅读服务;博览中心还常年为当地群众免费提供各种职业技能培训。

11

木雅文化艺术博览中心建成后,已成为当地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集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实践场所,为增进各族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和热爱,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突出贡献。(王珊 毛立军 汪凯)

编辑:崔姝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