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态>资讯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向天津市调水100亿立方米
人民政协网北京9月10日电(记者 王菡娟)记者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获悉,截至9月10日1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向天津市调水超100亿立方米,相当于为天津市调来400万个标准游泳池的水量。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前,天津市主要依靠引滦入津工程体系保障城市供水。2004年天津市南水北调工程开始实施至2014年正式通水,10年间天津市全面建成以南水北调向中心城区供水工程、滨海新区供水工程为代表的引江供水工程体系,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同步建成同步发挥效益,实现全市经济核心区域引江、引滦双水源保障,有效化解了城市供水“依赖性、单一性、脆弱性”的矛盾。
如今,天津市16个行政区中,15个行政区用上了南水北调水,1300多万人受益。南水北调水的到来,极大地优化了天津市供水格局,有效缓解了水资源短缺局面,供水保证率显著提高,为天津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水资源支撑和水安全保障。
10年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范围不断扩大,2023年7月1日,通过子牙河北分流
目前,引江供水体系已覆盖天津市16个行政区中的15个(除蓟州),天津市逐步形成引江、引滦“一横一纵”输水干线为骨架,于桥、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以来,天津市把改善农村供水水质作为重要议程,
南水北调来水在完善天津市供水格局的同时,也促进了水资源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天津市秉持先节水后调水的原则,充分发挥水资源刚性约束作用,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深化计划用水管理,推广先进节水技术,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等一系列举措,推动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节水型社会建设迈上新台阶。
截至2023年底,天津市建成节水型企业(单位)1963个,节水型居民小区1806个,全市16个区全部完成了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全部市管机关及50%以上的市属事业单位已建成节水型公共机构。
编辑: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