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协商建言
焕发履职活力 擦亮协商品牌
——政协委员工作室建设的东莞实践
一场场接地气的协商会,一个个为东莞发展提出的真知灼见,一件件为民解忧的实事好事,均是东莞推进政协委员工作室建设生动实践的有力见证。2021年以来,广东省东莞市政协大力推动委员工作室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落实落地,坚持守正创新,久久为功,组织引导市政协委员焕发新活力、走好履职路,为推动东莞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向中心聚焦
2021年9月,东莞市第一个政协委员工作室在凤岗镇正式揭牌。目前,在该政协委员工作室并肩履职的委员有7位。“虽然大家本职工作都比较繁忙,但自从有了委员工作室,我们在此相聚的时间更多了,能够经常性开展理论学习,进行思想碰撞,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履职热情、提升了围绕中心建言资政的精准度。”今年5月和10月的轮值委员张梓超说。
为组织政协委员更好地围绕中心履职尽责,凤岗镇政协小组立足委员工作室实际,按照“一月一接民意、一季度一督导、一年一听汇报”的闭环准则,积极打造“圆桌议事会”履职品牌。“圆桌议事会”结合每月群众接访日,组织委员围绕推进“百千万工程”、打造智能装备特色产业园区、文旅融合发展、美丽侨村等重点工作进行深度协商,为党委政府提供更多决策参考。比如,今年凤岗镇委员工作室深入调研全市基层推进“百千万工程”工作情况,形成的《关于疏解基层实施“百千万工程”难点堵点的建议》调研报告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指出的问题也得到凤岗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及时整改并取得成效。
除了建言资政,该镇政协委员工作室还积极引导政协委员持续向中心工作聚焦。比如,为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张玉其常委发挥其在香港建筑界的影响力,共同打造惠民项目,推进“莞深智谷·客侨凤岗”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陈德光委员发挥法律专业优势,组建“百千万工程”法律顾问团队,为凤岗镇79个“百千万工程”典型镇规划建设项目提供法律咨询;张梓超和邓颖聪委员共同开发“管家册”APP,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护航“百千万工程”……
像凤岗镇的政协委员工作室一样,全市35个委员工作室通过有效的机制运作,正逐步打造成为党委政府的“好帮手”、建言资政的“助推器”、凝聚共识的“连心桥”、服务群众的“桥头堡”。
向基层延伸
一个个委员工作室的组建和运行,把履职触角和末梢不断延伸至各界群众中,进一步筑牢了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工作链,让人民群众感到政协很亲、委员很近。市民黄女士就有这种感觉。去年春节,她在同沙生态公园游玩时说,“假期就近找一块大草坪,支起帐篷,野餐露营,我觉得这是休息日最舒服的生活方式了。这个美好的愿望在同沙生态公园可以实现了。”
东城街道的政协委员工作室聚焦社会热点,组织政协委员深入界别群众,倾听反映社情民意,开展调研座谈,将群众意见建议以社情民意形式上报,形成的《关于同沙生态公园开展帐篷区试点的建议》《关于牛山外经工业园规范停车管理的建议》等均得到了积极回应。特别是《关于同沙生态公园开展帐篷区试点的建议》落地实施,推动同沙生态公园开放4个绿地草坪帐篷区域,满足市民游客亲近自然的需求。
委员工作室是政协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的重要载体。2023年,市政协制定实施委员工作室运行提质增效工作方案,着力在建好管好用好工作室上下功夫,各委员工作室结合实际大力开展“微协商”“微建议”“微监督”“微服务”等活动,全面提升了履职效能和服务水平。
在塘厦,该镇委员工作室组织熊华等具有律师资格、协商经验丰富的委员,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劳资纠纷等问题,组织企业、员工、人力资源中介、社区和有关政府部门等多方参与协商、调和,通过大家坐下来谈、商量着办,让矛盾纠纷从“硬性调处”向“刚柔并济”转变,最终达成和解,目前已成功调解15宗矛盾纠纷。在长安,该镇委员工作室发挥政协委员“桥梁”作用,为界别群众讲解政策、提供咨询服务200多人次,不断增进群众对党政决策的了解,最大限度凝聚智慧和力量。在石碣,该镇委员工作室组织政协委员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向敬老院、残疾人康复就业中心捐赠慰问金和慰问品,开展无偿献血、义诊、普法宣传等各类活动14场次,惠及广大群众。
向特色发展
邀请香港旅游业界30人考察团到横沥开展考察、促成聘任18名港籍艺术家为各村(社区)艺术顾问、召开2场与香港青年的座谈会……横沥镇“乡情驿站”政协委员工作室以乡情为纽带,发挥联通莞(横沥)港的作用,通过开展联谊交流、招商推介、文化宣传等活动,讲好横沥故事、展示横沥形象、做大横沥朋友圈。
“今年是第三年,主要目标是‘树品牌’。”8月9日,在市政协“莞事好商量”品牌建设暨委员助力“百千万工程”工作推进会上,市政协主席郑建民说。为推动委员工作室提效能、优服务、树品牌,今年,市政协出台了《市政协打造“莞事好商量”协商品牌工作指引》,要求各镇街(园区)政协小组和有关界别以委员工作室为主阵地,深入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协商活动,做到“6个一”,即:“一次协商、一个议题、一次调研、一个方案、一份建议、一项成果”。
各镇街(园区)政协小组按照要求,把握重点,突出特色,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效。
一批特色凸显、成效明显的委员工作室陆续走进人们视野、走进群众身边。寮步镇发挥省教育强镇这一优势,依托委员工作室,创新开展“香师讲坛”品牌活动,组织教育界别政协委员、基础教育高层次人才等领域专家学者,聚焦教师职业发展、师风师德、素养提升及教育领域难点痛点,开展研讨讲座、沙龙论坛、公开课等系列活动。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开展“莞事好商量”履职活动,是贯彻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要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加强实践研究,形成‘一镇一品’,共同打造东莞政协‘莞事好商量’特色品牌,更好服务基层社会治理。”郑建民要求。
一年“全覆盖”,两年“提质效”,三年“树品牌”。政协委员工作室建设的东莞实践没有完成时,一直在路上。(记者 揭春雁 通讯员 钟孟倩)
编辑: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