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建言立论 统战新语 双向发力 民主监督 提案工作 实践探索 委员自身建设

首页>理论>建言立论

学习借鉴福州经验 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

2024年09月11日 15:34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亲自主持编制《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成功实施“3820”战略工程,不仅实现了福州之治,而且创造了福州经验。西安应立足自身,学习借鉴福州经验,对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赴陕西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对于扎实推动“八个新突破”重点工作,对于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指导价值。

一、 学习福州科技创新经验,推进“双中心”建设成形起势

福州实施“数字福州”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深度结合,构建了包含研发、孵化、产业化在内的科技创新体系,为西安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了有益借鉴。西安可加强产学研合作力度,着力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规划布局,贯彻落实科技型企业四大工程及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计划”。扩大“一院一所一校一港”等创新模式的应用范围,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努力在“双中心”建设过程中实现质量上的飞跃,让“双中心”真正成为西安引英才、聚产业的金字招牌。同时,福州瞄准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产业人才需求,突出规划先行、政策先导、平台支撑、环境引领,优化人才生态,强化智力引擎,汇聚了一批高素质人才及创新团队,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西安应当借鉴福州市先进经验,大胆探索南北干部交流,深入推进干部人才队伍建设,通过绘制人才发展蓝图,充实引才工作力量,优化人才政策体系,构建创业创新平台等多个维度加快招才引智工作。应拓宽境内外引才视野,锚定产业企业需求,健全人才服务机制,营造优越的创业环境,进一步吸引杰出人才。

二、 学习福州产业发展经验,打造未来产业战略高地

福州抢抓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促进产业链向高端延伸,推动未来产业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量,聚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未来产业集群和原始创新策源地。西安应借鉴福州发展经验,充分利用自身高校和科研优势,重点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通过强化秦创原“一总两带”的发展模式,培育企业加速度,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线,推进秦创原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迈出更大步伐,加速形成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取得新的突破。同时,福州市践行“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理念,深耕历史文化底蕴,紧密结合现代旅游发展趋势,不断招大引强、做热消费、创新营销,激活文旅市场“一池春水”,匠心独运地培育一系列颇具地方风采的文化旅游品牌,打造“闽江之心”文旅一台戏的文旅商融合样板和“有福之州”品牌,吸引中外游客到福州。西安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文化旅游资源独特,但是在开发特色上明显不足,短板比较明显,旅游消费附加值比较低。应借鉴福州文旅融合先进经验,加大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整合力度,提升旅游业态附加值及文化内涵,打造一批凸显西安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拓展旅游消费链条,打造多维度旅游消费场景,吸引游客前来感受西安魅力,助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 学习福州对外开放经验,做强“一带一路”西部枢纽

福州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及深化海峡两岸合作过程中,持续提高对外开放的程度和水平,不断完善对外交通网络建设,加快整合优化港口布局,积极探索“两国双园”模式,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对外开放。这为西安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和发挥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功能方面提供了参考。西安应以宽广视野和战略思考,加强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开拓国际市场和对外交通网络。持续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对西亚、中亚和南亚国家的重要开放通道建设,有效连接国内外经济双循环,为“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提供高效通道体系。

四、 学习福州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共建山水林田生态家园

近年来,福州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系统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海”一体化治理修复,筑牢“海滨城市、山水城市”生态空间屏障,全面优化生态空间格局,打造山海交融、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成功探索了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路径。西安应参考福州在水系整治和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等方面的有益做法,集中力量构建适应城市发展的现代水网体系,推动组建国家生态建设投资集团,恢复呈现“八水绕长安”盛景,实现秦岭生态保护,加快城市公园建设,实质性提高生态环境水平,实现以“水”为笔、以山为屏、绘就山水交融的美丽画卷。

五、 学习福州民生工作经验,打造宜居宜业幸福城市

福州在提升民生福祉及公共服务质量上开展有效工作。如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让群众从“养老”变成“享老”;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让群众从“忧其屋”到“优其屋”;筑牢人民群众健康防线,让群众从“看上病”到“看好病”。西安应参考福州在社会民生领域的成熟经验,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重视民生保障的社会化、专业化与智能化发展,努力打造均衡高效的民生服务系统,落实一张张“民生清单”,兑现一条条“幸福账单”,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确保民生保障和社会服务在优质均衡上实现新突破。同时,福州新区建设智慧城市管理平台,以新区86平方公里数字底座的统一共享,智能中枢的统一支撑,建设福州新区智慧+城市治理、智慧+生态绿城、智慧+民生服务城市应用场景,有效提升了福州新区对外行业服务品质、综合治理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促进产、城、人和谐发展,打造新区新城智慧城市示范区。西安应当借鉴福州先进经验,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深化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城市管理智能化与精细化,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与水平。通过构建一体化智慧城市平台,整合各类优质资源,实现城市管理数据化、智能化与可视化,为市民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民建陕西省委理论研究委员会副主任 张正伟


编辑: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