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聚焦 时政 动态 原创 国际 热点

首页>要闻>原创

从红山文化探源中华文明

2024年09月12日 11:12  |  作者:本报见习记者 方慧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赤峰博物馆,了解红山文化等史前文化发掘保护情况和相关历史沿革。同年9月,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红山文化以其规模宏大的坛庙冢群、精美绝伦的玉器、美轮美奂的彩陶、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像,在中华文化发展、探寻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在日前举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与红山文化”学术研讨会第三分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们围绕“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探源”“红山文化考古发现与研究”两个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交流时一致表示。

红山文化距今6500年至5000年,因发现于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后而得名,以西辽河流域为中心,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内蒙古是红山文化分布的主要区域,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结果显示,赤峰市境内现存红山文化时期遗址725处,是红山文化分布区内遗址最密集、最集中的地区,见证了红山文化孕育、形成、发展的整个过程,是红山文化的核心分布区。

“红山文化彩陶和玉器是早期中国文明形成的重要内涵。”赤峰博物院院长陶建英表示,红山文化有较为发达的旱作农业、先进的手工业,彩陶精美、玉器精致、石器发达,红山先民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他们崇龙尚玉,敬天法祖,玉礼制系统已初步形成,公共信仰和祭祀礼仪系统日趋成熟。“这些独特的文化内涵成为促进早期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的重要动力。”

“红山文化展现出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其精美的玉器制作、特殊的陶器风格以及独特的建筑遗迹等,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吴海宝表示,红山文化的玉器,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成为中国古代玉器文化的重要代表,与其他地区的玉器文化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玉文化传统,这种文化同源性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认同基础。

在红山文化博物馆馆长林杨看来,红山文化是在传承本土文化的基础上,与中原地区、东北地区在内的多种文化互相融合、碰撞,不断演进发展而形成的。“发现和出土的半地穴式的房屋,各种玉器、陶器,都表现出与中原磁山文化、仰韶文化等地域间文化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碰撞,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演进乃至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研讨会上,辽宁师范大学博士许瑞祺以牛河梁“女神庙”为例,深入探讨了红山社会的演化脉络及中华文明因素出现的特点;辽宁师范大学副教授田野以白音长汗祭祀遗址为例,探讨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原始基因;吉林大学博士高云逸针对牛河梁遗址第一地点的年代及相关问题,进一步梳理了牛河梁遗址出土筒形陶器的演变脉络……

一批又一批学者沉醉于红山文化之中,深入研究红山文化的历史,探索红山文化的奥秘,解读红山文化的前世今生,助力红山文化焕发出更加璀璨耀眼的光芒。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