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协商建言
全国政协常委蔡冠深: 建议香港参与中国—东盟合作产业园区发展
案由:随着2022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标志着我国与东盟进一步迈向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我国已与多个东盟国家合作发展产业园区,包括中国与柬埔寨企业共同开发建设的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中国与泰国合作的泰中罗勇工业园等。园区除推进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合作外,更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背靠祖国、联通世界是香港得天独厚的优势。香港与东盟成员国有着悠久且深厚的往来联系,也与国际社会制度接轨,正好充分利用与东盟紧密联系的独特优势,为深化中国—东盟合作产业园区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支持。
建议:一、推动经贸体制与国际接轨。在园区发展过程中,建议引进吸纳香港多方面的参与,尤其运用香港与东南亚国家长久以来密切的联系网络,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推动开展区域经贸体制和机制创新发展。
二、 提供高水平专业服务。在推动区域经贸创新发展过程中,需要庞大的高质量专业服务支持。香港拥有国际一流水平的专业服务优势,也熟悉内地与东南亚市场,正好为推进产业园区建设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服务。例如在专业法律咨询服务方面,香港能够为内地企业就东盟各国的法律问题,提供专业意见。香港的船舶管理、航运保险、融资、仲裁及法律服务等高端服务,以及协调和管理经验,亦可为园区发展创造更高效益。
三、 构建招商引资融资平台。园区要发挥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互补优势,探索产业链的国际分工合作模式,必须在招商引资方面有更高水平的投入。香港可发挥“超级联系人”角色,协助引进符合园区发展定位与高度的企业,加强园区内产业协同发展。香港亦可提供投资环境评估、风险分析、预警及应对等专业服务。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更可协助提升园区的项目融资,设计更多不同类型、贴合项目需要的金融产品,强化融资平台,为园区发展提供重要动力。
四、 深化民间交流合作。园区不只是加强产业链合作,也要深化价值链融合,以促进我国与东盟各国深度交流。香港与东南亚有着深厚的经贸和文化交流历史,移居东南亚的华人至今仍与香港保持密切联系。香港在参与园区发展过程中,可积极配合民间交流,如鼓励内地和香港共同组织商会、协会赴东盟国家考察,通过扩大互访,进一步深化互信。香港的高校、智库、文化艺术机构可以协助筹办国际论坛、交换生计划、体育文化等多元化交流项目,通过多维度深化交流,为新型合作关系巩固基础。香港也可在宣传推广方面,提供专业的公共关系与公共事务服务,为园区发展建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编辑:崔姝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