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休闲>多彩旅程
从“周村古商城”到“淄博烧烤”
“你不知道,最火的时候,下午4点半开业,早上9点多就有人在门口排队,我们担心味道不好,就到处联系采购最好的食材……”一位烧烤店老板的心声。
“我们觉得,来了外地人,就像来了自己家的客人。担心人家吃烧烤太多上火,就买点酸奶送给他们吃……”这是一位普通淄博市民的心里话。
“远来是客,来了陌生的地方,偶尔停车违章,也情有可原。我们少休息,多做好疏导就好了。”一位交警和笔者坦言。
“淄博烧烤”和“灵魂三件套”,让淄博这座城市一跃晋升“网红”城市,慕名而来者摩肩接踵,“归若流水”。近日,记者来到淄博市周村古商城采访,穿越在历史的长河中,突然深刻感悟到“淄博烧烤”所蕴含的商魂:厚道。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春秋战国时期,齐都临淄是全国最大工商业聚集地,手工业兴盛至极,被誉为“东方古罗马”。周村属“三齐”之地,距离临淄仅百余里,交通便利,人员、货物往来频繁。唐宋时期伴随着宗庙文化的发展,周村商业初具雏形,至明末清初开始走向繁荣,成为中国北方的商业重镇,山东商埠文化正发源于此。
清朝康熙年间,周村已成为拥有72条商业街、8大专业市场的“三齐重镇”。相传乾隆皇帝当年路过此地,惊讶于这里的贸易繁盛,盛赞其为“天下第一村”。曾经在周村生活多年的蒲松龄也曾在《聊斋志异》中这样描绘:“康熙乙亥间,周村商贾云集,趁墟者,车马辐辏”。彼时,周村已经拥有72条商业街、8大专业市场。
三益堂印刷展馆、历史文化展览馆、丝绸文化体验馆、英美烟草公司展览馆、今日无税碑、状元府、票证博物馆、票号展览馆、杨家大院、千佛寺庙群、魁星阁庙群……风格迥异、中西文化合璧的古迹随处可见。
站在周村古商城曾经的“旱码头”,丝市街与银子市街的交界处矗立着一块六角形的石碑,上面刻着“今日无税”四个大字。这是清朝时期,为化解官府的苛捐杂税和恶棍的敲诈勒索,曾任刑部尚书的周村人李化熙,主动请求由自己“
守着传统文化这座富矿,淄博也在探索让深藏于历史的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儒商文化,就是周村古商城中最灿烂的一笔。“孔孟之乡”是“儒商”的发源地。山东商人被称为“鲁商”,也被称为“山东商帮”,最早形成于秦汉时期,是儒商中的重要分支。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鲁商一直践行着“厚道、诚信、开放、包容”的经营理念。
儒商代表“瑞蚨祥”“谦祥益”等全国著名的八大祥老字
很多人都听说过百年老字号瑞蚨祥,但很少有人知道,瑞蚨祥正是发源于周村大街的万蚨祥。万蚨祥于清朝道光年间落户周村,并于1876年在济南开设第一家分店,取名瑞蚨祥昌记布店。之后,孟家又豪掷八万两白银在北京前门开了瑞蚨祥绸布店,并不断开设包括瑞蚨祥鸿记茶店等连锁分店,成为繁盛至今的知名企业。
“一手拿着《论语》,一手拿着算盘”,央视《瑞出东方》纪录片中,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陈立平教授曾这样解读瑞蚨祥。在瑞蚨祥有一把由创始人孟洛川亲自设计的“良心尺”,比普通
在周村,与“良心尺”齐名的还有“还金处”,记录着这样一个故事:
清朝康熙年间,一个名为赵运亨的商人在周村贩卖生丝。有一天,他在路边捡到一个褡裢,发现里面竟然装有200两银子。为了等待失主,他饿得肚子咕咕叫都没离开,还为此耽误了生意。失主到来后非常感动,想给他一半银两作为答谢,但他却分文不取。于是失主在此设下还金处,纪念这位拾金不昧的诚实商人,这一故事也激励着一辈辈齐鲁商人。
厚道,顾名思义,就是心地善良,待人真诚。正是这样的“厚道”精神,才
鲁商文化历来崇尚“以义为利,以德为行”。在古代,中国的商人遵循诚信之道,重视人际关系和道德规范。他们通过信义与道德塑造商誉,进而赢得市场与财富。在今天,这种理念并未被时代所淘汰,反而愈发显得重要。在快速发展的商业社会中,竞争愈发激烈,
“今日无税”不仅减轻了商家的负担,更是传递了一种文化自信与厚道精神。商家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与热情,服务顾客,造福大众。而这种以人为本的经商理念,正是淄博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价值所在。
编辑: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