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要闻

第三届亚洲国际水周闭幕 中国治水思路获高度赞誉

2024年09月27日 14:13 | 作者:王菡娟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9月27日电(记者 王菡娟)9月26日,以“共促未来水安全”为主题的第三届亚洲国际水周在北京闭幕,来自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涉水企业及国际组织的近1300名代表参加会议,中国治水思路获得亚洲国家普遍认可和高度赞誉。

水利部副部长李良生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本届亚洲国际水周围绕水战略与水政策创新、数字孪生赋能智慧水利、气候变化与涉水灾害、水与粮食能源安全、水与流域生态系统、知识集成与传播六大议题,举行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包括开闭幕式、3场全体大会和56场平行会议,同期举办了13场多双边水利国际合作机制性会议。水周还专门举办了中国水利科技创新成果展,生动展现了中国水利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成果与建设成就。

来自9个亚洲国家部长级官员出席水周活动,分享了各国的治水政策与实践。水周期间,各国代表针对亚洲乃至全球面临的严峻水挑战,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凝聚了各国就下一步合作达成的诸多共识,也为未来水利领域的区域和全球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

水周开幕式上,水利部部长李国英作主旨报告。李国英指出,面对新老水问题带来的风险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开创性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在习近平总书记治水思路指引下,中国在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国与亚洲各国在水利领域的务实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政府对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涉水目标作出庄严承诺并采取了有力行动,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李国英部长在主旨报告中倡议亚洲国家和国际社会协同推进理念创新、治理创新、科技创新、合作创新,加强区域水治理合作,携手并肩共促未来水安全。

中国水利学会秘书长段虹介绍了第三届亚洲国际水周取得的具体成果:

一是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获得亚洲国家普遍认可和高度赞誉。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水旱灾害多发频发重发,是世界上水情最复杂、江河治理难度最大、治水任务最繁重的国家之一。多年来,中国江河治理成就卓然,中国的治水经验可为他国提供借鉴,必将为世界河流治理带来巨大裨益。

二是发布《北京宣言——第三届亚洲国际水周亚洲水声明》,重申水作为生命源泉的重要性、不可替代性,呼吁世界各国分享治水智慧、共同推进涉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携手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亚洲国家应对水挑战、保障水安全的共同承诺。

三是推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水科技报告》编撰工作,呼吁国际组织、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积极推动全球水领域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制定国际技术标准和规则,发起全球科技创新议题,推动大型科学研究计划,共同为推动世界涉水科技发展、实现涉水技术共享发出中国声音。

四是签署十余项多双边合作协议,多家中方机构与泰国、马来西亚、韩国、印尼、尼泊尔、柬埔寨、老挝、越南、缅甸等多国签署多项合作备忘录、技术合同、合作协议等,为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促进中国与亚洲各国乃至全球涉水合作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本届水周取得的热烈反响,充分反映了亚洲国家对水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体现了全球携手应对气候变化、保障水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和挑战性。展望未来,水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仍然是亚洲和全世界面临的严峻课题。中国愿意同亚洲各国交流和分享治水理念、智慧与经验,也愿意同亚洲各国政府和人民一道,加强对话、增进互信、携手同行,为亚洲区域水治理贡献更多智慧和方案。”水利部副部长李良生表示。

编辑: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