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上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352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368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受到表彰。 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开展这一表彰,在党和国家历史上是第一次。 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塔木素布拉格苏木牧民尼玛老人,却因身体原因缺席了这一人生“高光时刻”……
尼玛在边境线巡边守边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尼玛老人动情地说:“我没什么可遗憾的,知足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有责任、有义务守护祖国的边疆,我过世之后,也要葬在边境线上……”被称为“荒漠戈壁的守望者”的尼玛老人,如今已78岁。1971年,年仅25岁的尼玛响应组织号召,背起3岁的儿子哈达布和,带着母亲和弟弟翻沙岭穿戈壁,在阿拉善右旗最北端的中蒙边境线“8号点”安下了家,开始一边放牧,一边守护边境。
尼玛在边境线巡边守边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尼玛老人动情地说:“我没什么可遗憾的,知足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有责任、有义务守护祖国的边疆,我过世之后,也要葬在边境线上……”被称为“荒漠戈壁的守望者”的尼玛老人,如今已78岁。1971年,年仅25岁的尼玛响应组织号召,背起3岁的儿子哈达布和,带着母亲和弟弟翻沙岭穿戈壁,在阿拉善右旗最北端的中蒙边境线“8号点”安下了家,开始一边放牧,一边守护边境。
53年来,她和家人身处黄沙漫天的戈壁“孤岛”,日夜守护45.25公里祖国边境线,夏天近50度高温,冬天寒风如刀割,巡边18多万公里,劝返和制止临界人员近千人次…… 他们曾无数次在漫天风沙中跋涉,寒冬腊月中守夜,烈日炙烤下巡逻……在常人眼中不可思议的守边故事,在尼玛老人的嘴里却云淡风轻—— “我来这里就是守边的,守边是我在国旗下接受的任务!” 春去秋来,寒冬炎夏,一次选择就是一生守候。历经半个世纪的巡边和放牧生活,如今,尼玛老人已双腿变形,无法再独自一人出去巡边,儿子和孙子接过了她的接力棒,祖孙三代继续用生命和热血,守护着祖国的边境线…… “当年我奋不顾身,如今为自己的一生感到自豪!”尼玛老人坚定地说。
策划:李木元
记者:徐康辉
文字:周佳佳 满达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