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态>资讯
南疆首个千万千瓦级“沙戈荒”外送基地项目开工建设
人民政协网9月29日电(记者 王菡娟)9月28日,由三峡集团投资建设的南疆首个千万千瓦级“沙戈荒”风光火储外送基地项目——“疆电外送”第四通道电源项目在新疆巴州若羌县开工。
“疆电外送”第四通道总投资约1000亿元,其中电源项目规划总装机超1900万千瓦,包括风电400万千瓦、光伏850万千瓦,配套先进高效火电装机396万千瓦,配置储能约250万千瓦。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向川渝地区输送绿电占比超60%,晚高峰可提供 500万千瓦可靠电力支撑。
“项目是落实
“项目是锚定‘国家能源战略保障基地’建设,服务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支撑,对推动新疆、四川、重庆三省市区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深化战略对接和发展联动,共同融入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王岿然说。
若羌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荒漠化土地较多、风光资源充足,开发潜力大。“基地项目有效结合西南地区的用电需求和新疆的资源优势,通过‘电力丝路’深化电力互联互济,将‘沙戈荒’变成‘能源绿洲’,进一步加快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三峡集团新疆分公司总经理陈俊波说。
项目安排科技创新预算超10亿元,预计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创新投入约6亿元,重点攻克调相机、直流汇集、火电灵活性调峰等技术,多域仿真建模管理、外送系统宽频
“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围绕项目数字化智能化运行、防沙固沙与生态保护等8个技术领域,开展新能源直流平稳汇集、火电调峰机组灵活高效、风光储混合系统安全稳定等21项前沿科技课题研究,因地制宜打造能源新质生产力,切实担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责任。”三峡集团上海院市场总监、(陆上)新能源事业部主任程海锋说。
据了解,项目兼具能源开发、生态修复、荒漠治理、帮扶利民等多重效益,将有力拉动地方投资,带动上下游产业集聚,预计为当地提供约3万个就业岗位,对发展南疆特色优势产业、改善南疆民生条件、促进南疆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做活南疆“棋眼”的关键一招。
项目地处我国最大的沙漠、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项目将有效利用沙戈荒土地150万亩,针对区域涉及的流动沙地、盐碱地等多种沙地类型,因地制宜治理沙化土地,为全力打好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提供重要支撑。
编辑: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