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技>资讯
新品种新技术助力我国油料作物抗逆增产
人民政协网10月11日电(记者 高志民)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了解到,该院油料所选育的大豆新品种“中豆63”经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组织专家测产,机收亩产超300公斤,在连续高温天气下获千亩连片高产佳绩,较全国
而就在9月下旬,在湖北公安万亩连片种植的油料
大豆油料安全是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高度重视大豆油料生产,2022年至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三年对扩种大豆和油料作出部署,农业农村部实施大豆、油菜等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三年行动。然而,近年来频发的冰冻、高温等极端天气对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带来严峻挑战。针对近年来不利气候因素,油料所立足提产量、保品质,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培育出一系列突破性高产抗逆优质油料新品种,研发出一批原创性、引领性关键核心技术,在应对雨雪冰冻、高温干旱等不利气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保障了大豆油料稳产高产,实现了抗逆夺丰收。
2024年初,长江流域遭受了大范围多轮雨雪冰冻天气,对油菜生产带来不利影响。油料所选育的耐密高产高油抗逆油菜新品种“中油杂501”在长江流域大面积推广100万亩以上,配套高密机械化联合精量播种、油菜全营养缓释配方施肥、精准化
在环渤海的山东东营盐碱地,油料所培育的又一油菜新品种“中油351”,实现了耐盐碱、抗寒抗旱、适宜机械化、高产优质等特性的聚合,在经历苗期持续低温和春后降雨不足的情况下,机收亩产菜籽246.65公斤,达到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高产水平,打破了甘蓝型油菜在环渤海寒旱盐碱地不能越冬的限制。
今年夏季,河南兰考花生苗期经历高温干旱、结荚期又经历洪涝。当地采用油料所原创的提质固氮绿色增产ARC耦合技术,实现了黄曲霉毒素源头绿色阻控与同步提高结瘤固氮,克服了“前旱后涝”的不利气候挑战,亩产达327.25公斤,相比对照组增产38.68%。同样,黑龙江嫩江大豆生产经历了先低温后干旱的不利天气,1200余亩连片种植的大豆采用提质固氮绿色增产ARC耦合技术,亩产达257.48公斤,相比
湖北襄州高产优质花生百亩示范田也传来捷报,以油料所选育的高油酸优质花生新品种“
编辑: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