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艺文
一生爱杀招贤酒
一曲夜莺,沁心润肺,涤荡灵魂;一句“一生爱杀招贤酒”,诠释了人在负重前行时,像一只
杨万里,在一生无数次路过常山,食宿招贤古街市,都因招贤酒酣畅淋漓
“一生爱杀招贤酒”。这是他发自心底的、肺腑的、由衷的感叹。无论是从其家境而言,还是仕途朝廷分析,走南闯北,什么样的酒,未曾尝过、喝过、醉过,唯独招贤酒让其一生爱杀。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安吉水人。这位生在靖康之乱世的伟大诗人,在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即公元1154年登进士,步入仕途,曾任太常博士、东宫侍读,书少监等职。在南宋诗坛成为“中兴四大家”,亦称“南宋四大家”之一,其诗风轻快,生动风趣,被称为“诚斋体”,著有《诚斋集》,《宋史》卷四三之有传。
常山,是杨万里家国间的重要驿站,每每朝廷与家的往返,常山一定是其人生最为
招贤,这在唐朝兴盛起的一域古渡口,并形成的渡口古商埠街市,乃钱塘江南源头,经典的,商贸的,人文的,影响力久远的华夏东南
公元674年,唐朝进入蓬勃生机,继“贞观之治”后,迈向开元盛世之际,朝廷析信安,又将常山重
县治的设置,招贤市及招贤渡口几乎成了常山县衙的对外港口,虽说是钱塘江内陆,在那陆路不发达的古代,招贤已不是一般
招贤街门外的水域,自然不是今天所见的一条河流,那是一域开阔的类似湖泊的水域。招贤与对面樊家滩的水域形成了滩头水急,就如杨万里的诗之描写。如今所见的樊家滩已成柚园地,那是芳村溪水的冲积,与后天人为改造治理的结果。
古时的招贤街门外,船帆扬风那是一道风景,班船、货船在招贤,既途中的驿站地,
就是这样,招贤渡口,客自远方来又向远方去,成了水陆中转地。山货自山中来,顺水去向钱塘江及大运河,还有萧绍甬。商(盐)货又自钱塘江来,在常山港的各港埠码头上岸,由古道
熙熙攘攘的招贤古渡,招贤市,商贾云集成了其典型的古韵底色。但凡文人墨客路经之地,既为人在旅途中的驿站地,又为心灵上的或情趣上的释放之地。
杨万里就是其中一位,很是熟悉招贤古渡、招贤古街市。他那一生爱杀招贤酒,酒曾为我消诗愁,都充分印证了众多诗人文人给予招贤心灵驿站地的认可。招贤人也始终记得杨万里留给他们的诗,他们的爱,故,今日招贤古街上杨万里纪念馆,就是招贤人的情怀,也是杨万里的情怀,当然,也有陆游等等。
招贤古街之所以在唐宋两期,甚至到
杨万里的常山不期而遇,不仅是常山是其必经之路,更重要的,或说其内心更要紧的,也是文人诗人都必须有世俗的一面,那就是享口福。招贤的美食一定是其在朝廷食谱中寻找不到的味蕾升华。尤其是,招贤那客栈里的那一口浓厚醇香的招贤酒。
“归船旧掠招贤渡,恶滩横将船阁,风吹日炙衣满沙,妪牵儿啼投店家,一生憎杀招贤柳,一生爱杀招贤酒。柳曾为我
柳,是诗人动容的物,大凡诗人在柳枝舞动的情景下,不是伤怀,就是兴叹,随即就诗绪满面藏都藏不住。杨万里的招贤渡见柳,也一样诗愁难抑,所以,杨万里要说憎杀招贤柳,不让其好好地俗一次,把酒言欢。
酒,不仅给凡夫俗子的
当然,这能招待八方宾客旅友的招贤酒,自然是店家的品牌之招,仅以其纯粹的酒色,也会激荡杨万里之情怀。
招贤酒,成为杨万里一生之爱
其实,常山何止是招贤酒,整个常山县城,那纯粹的山泉水,还有常山独特的生态气候,就是酒酿的天堂。如今常山人在很多时候,酒席上喝的常山民间自酿的酒,自誉为“常山茅台”,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满满自信的常山人,很是实在,不会很生意,只知以情真意切地招待客人,当凡客从远方来,就不亦乐乎。客人也一样,到了常山,就如进了人间天堂,美丽宜人的环境中,又如回到家里。加上情意满满的常山主人热忱,每到常山,必醉美常山。
招贤酒,常山酒,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