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委员讲坛 名家访谈 医学前沿 食话食说 岐黄园地 科普养生 健康产业 粉碎谣言

首页>健康>资讯

孩子老眨眼可能患干眼,10个孩子中近2个有干眼

1010干眼关爱日:儿童干眼诊疗指导意见发布

2024年10月14日 13:55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图片1

10月10日,爱尔眼科第五届“1010干眼关爱日暨儿童干眼门诊发布会”在上海举行

10月10日是世界视觉日,今年主题是关注儿童眼健康。在此背景下,爱尔眼科第五届“1010干眼关爱日暨儿童干眼门诊发布会”在上海举行。会上,爱尔眼科正式发布《爱尔儿童干眼诊疗指导意见》与《儿童干眼正常值多中心研究》,旨在进一步提升儿童干眼诊疗水平,普及儿童干眼科普知识,推动儿童干眼方向研究,让更多人关注和重视儿童眼健康问题并更好地推动这一社会性难题的解决。

每10个孩子中将近2个有干眼

每天多看1小时屏幕患干眼几率增加15%

如今,许多孩子出现频繁眨眼、揉眼、眼睛红痒等症状,不少家长往往认为是近视加重或过敏所致,却未意识到这也可能是干眼在作祟。据统计,全球干眼发病率为5% -50%,我国18岁以下青少年干眼患病率达18.7%,即平均每10个孩子中就有近2个患有干眼。

上海爱尔眼科医院执行院长李勇指出:“当下,干眼已经不再局限于成人群体,儿童患者也逐渐增多。希望通过今天的交流和探讨,能进一步加深社会大众对儿童干眼的认识和理解,为推动儿童干眼诊疗水平的提高贡献我们的力量。”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副总裁冯珺说道:“随着生活环境变化及电子产品普及,儿童干眼发病率大幅增加,过敏性结膜炎和屈光不正也使干眼日益频发。今年1010干眼关爱日发布儿童干眼门诊,旨在进一步提升儿童干眼诊疗水平,普及儿童干眼科普知识,让更多人关注和重视儿童眼健康问题并更好地推动这一社会性难题的解决。”

数据统计,孩子每天多看一小时电子屏幕,那么患干眼的几率就会增加15%。同时,过敏性结膜炎作为儿童常见眼表疾病,在我国儿童群体发病率高达28%,也是引发儿童干眼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儿童干眼发生的危险因素还包括被动吸烟、环境与营养因素等。

爱尔眼科角膜病研究所所长、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李绍伟教授指出,由于孩子表达能力较弱,家长需留意。若孩子出现眼红、畏光、干涩感、异物感、经常揉眼、频繁眨眼、眼皮沉重困倦想睡等表现,就要怀疑孩子是否得了干眼。儿童干眼分为水液缺乏型、黏蛋白缺乏型、脂质异常型、泪液动力学异常所致干眼、混合型干眼五种类型。

近视门诊中近四成儿童患干眼

孩子经常揉眼有可能是干眼

儿童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等,也是导致干眼的危险因素。据统计,在近视门诊中,儿童干眼患病率高达36.5%。家长常因认知误区将干眼与近视症状混淆,延误治疗,导致儿童干眼在临床诊疗中易被漏诊或误诊,问题愈发严重。

爱尔眼科角膜及眼表学组副组长、汉口爱尔眼科医院院长曾庆延教授解释:“近视未矫正儿童会通过揉眼缓解睫状肌过度调节相关视疲劳症状,易造成眼表慢性炎性反应,眨眼增多也会影响泪膜稳定性,加速干眼发生。”

此外,病理性近视与干眼也存在相关性,机制可能是高度近视患者眼球轴向伸长、突出,导致暴露性角膜病变,出现干眼症状。

“有些家长认为干眼是小问题,无需专门治疗。然而,干眼若不及时治疗,会加重视疲劳,加速近视发展,损伤眼角膜,引发眼部感染,影响接触镜配戴,还可能引起角膜上皮损伤、视力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孩子的视力发育和学习成长。”曾庆延教授说道。

图片2

活动现场,医务人员展示眨眼操

儿童干眼诊断要做到“一听二看三问”

《儿童干眼正常值多中心研究》收集了来自5家爱尔眼科医院的883例正常学龄儿童样本。该研究运用速沐®新一代泪液检测技术泪河试纸以及眼表干涉仪,对中国学龄儿童的泪液分泌及泪膜相关参数正常值展开深入研究,分别测定了泪液分泌量、NIBUT(非接触式泪膜破裂时间)、LLT(脂质层厚度)、TMH(泪河高度)等干眼相关参数。“该研究确定的这些儿童泪膜相关重要参数的正常值,为深入探讨我国儿童泪膜的特点提供了依据,也为制定儿童干眼诊断标准奠定了基础。”李绍伟教授指出。

另一方面,《爱尔儿童干眼诊疗指导意见》指出,在儿童干眼诊断方面,医生首先做到“一听二看三问”,即听家长主诉,观察孩子行为特点和针对病因或危险因素有目的地询问。在进行病史询问与病因判断后,眼科检查应从外眼到内眼,且不可忽视全身检查。同时还需结合干眼相关检查,如泪液分泌量检测、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查、脂质层厚度检测、不完全瞬目检测等,以精准诊断。

在儿童干眼治疗方面,意见强调,要针对已知相关因素进行治疗,如改善生活环境、矫正屈光不正、增加有效瞬目、纠正不良用眼习惯、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时间等;对于睑缘及眼表相关因素要标本兼治,如睑缘炎治疗和眼部过敏治疗;对于因全身免疫性或其他原因疾病引起的干眼患者,应协同相应专科共同治疗原发病。

据悉,预防干眼首先要重视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时间、注意眼部卫生、及时治疗睑缘炎、保持膳食营养全面、保持正确读写姿势并控制读写时间、及时矫正屈光不正、保障睡眠时间和质量等。此外,多做眨眼操也有助于预防干眼。(屈慧莹)

编辑:马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