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法治>资讯
近观枫桥丨法治护航铸就“智造之城”
人民政协网10月15日电(记者 马嘉悦)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栖。良好的营商环境如同肥沃的土壤,滋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坐落于长沙东部开放型经济走廊的心脏地带,被誉为“工程机械之都”,现已跻身世界三大工程机械产业集聚地之列。数据显示,长沙县工程机械总产值约占全国的33%,全球的8.5%,产品覆盖180个国家和地区。
然而,工程机械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海外市场拓展迅猛带来的不确定性、合同纠纷案件数量的激增以及资金回笼难等问题。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长沙县近年来受理的工程机械企业案件年增长速度达到50%。针对这些问题,长沙县深入推进法治创新与实践,大力强服务、优环境,以法治力量护航工程机械企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人民政协网记者随“近观枫桥”网络主题活动湖南行采访团深入长沙县,实地探访了这一系列举措的成效与亮点。
窗口前移,打出司法服务“组合拳”
“客户拖欠4000多万元,时间长达八年之久,我们几乎放弃了追回的希望。但得益于‘法治护企工作站’的介入,迅速推动了诉讼流程,目前已经追回了900多万元。”山河智能法务总监谢樟时激动地告诉记者。
2023年9月7日,长沙县将驻企法治护航工作站搬进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减轻企业诉累,半年时间,山河智能等企业的近300件纠纷被化解在诉前。
“法治护企工作站”由县委政法委牵头,采用“特邀调解常驻+法院司法确认”模式在诉前帮助、指导企业化解矛盾纠纷。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信息共享等方式,既可帮助企业快速实现平台受案、在线调解、实时确权,又能第一时间实地与企业保持充分沟通,最大限度把矛盾化解在园区。
谢樟时难掩喜悦之情,“自‘法治护企工作站’成立以来,已帮助我们成功调解各类案件200余起,涉及诉讼标的超过亿元,为企业节省了近30万元的诉讼费用。”
长沙县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不断推陈出新,不仅建立了驻企法治护航工作站,还成立了知识产权专业办案团队,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企业权益保障专项行动,推出案件速裁、“除虫护花”、执行攻坚、法治体检等一系列便民利企司法服务。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长沙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伍玉联介绍,近年来,长沙县始终坚持把知识产权作为推动创新驱动的根本保障和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核心要素。
破解执行难,打通公平正义“最后一公里”
作为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长沙县拥有5家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由于大型工程机械售价动辄数百万元,常常以融资租赁、贷款销售、分期付款等方式实现,拒还购买、租赁工程车欠款,恶意藏匿转移工程车辆的情况时有发生,由此产生了很多纠纷。
今年以来,长沙县法院执行局选派精干力量组建9个专项执行团队,先后奔赴福建、广东、浙江、贵州、河北、山东、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开展涉工程机械行业专项执行行动。
经过执行干警三个月的不懈努力,共查封混泥土搅拌站2处、扣押包括118台重型卡车、28台搅拌机、20台旋挖钻机、8台泵车、6台挖掘机等在内的工程机械设备共计235台。
为破解执行难,长沙县法院优化涉工程机械企业案件立、审、保、执全流程管理,确保简案快审、繁案精审;与全国200个县区市签订《县域知识产权保护跨区域协作协议》,解决跨区域协调问题;面向社会公开执行干警微信号,有效畅通沟通渠道。
仅2023年,长沙县法院就组织开展多次专项集中攻坚执行行动,扣押各类工程机械设备300余台,为工程机械企业挽回损失4.55亿元。
“当下,长沙县正从‘工程机械之都’迈向‘智造之城’,而健全的法治,是经济高质量发展最根本、最稳定、最长久的保障。”长沙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长沙县委书记付旭明说,在实现“率先打造‘三个高地’,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的征途中,长沙县将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保障企业安心经营、专心创业。
编辑:马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