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技>资讯
七部门组织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项目
人民政协网10月15日电(记者 王硕)日前,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联合启动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项目,将择优稳定支持相关期刊,并开展高水平办刊人才培育。
科技期刊是展示、交流、传播科研成果的学术载体,是发现和培养科技人才的重要手段,直接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2019年,中国科协联合中宣部等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经过第一个五年周期的建设,我国一批关键领域科技期刊实现尖兵突破,高水平期刊数量显著增长。最新统计显示,我国已有154种期刊国际学科排名进入前25%,《分子植物》等15种期刊学科排名位居第一,《细胞研究》等4种期刊进入全球百强。
在此基础上,二期项目将针对我国高影响力期刊数量不足,集约化、市场化、自主化水平不高,论文发表“两头在外”等突出问题,实现从单刊突破向营造生态、整体提升的跨越,让更多高水平论文在我国期刊发表、更多高质量期刊在我国自主平台出版,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保障。
据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负责人介绍,二期项目重点推进三方面建设:
一是适度扩大单刊支持数量,提高发表服务能力。在预算额度大体不变的情况下,减少单刊支持额度、扩大支持数量。将英文刊资助数量由150种增至200种,中文刊由100种增至200种,改革新刊支持方式,重在优化刊号资源配置,不再给予经费资助。
二是一体推进集群发展与平台建设,培育自主可控产业链条。充分借鉴国际经验,择优支持更多规模化办刊机构作为集群(集团)化试点,推动刊群提质扩容,做大做强出版平台,支撑我国海外出版期刊回归和科技文献本地化存储,为我国掌握学术出版主动权、学术评价话语权争取空间。
三是完善办刊人才培养体系。围绕“吸引人才、培育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闭环,按照分层分类原则,针对不同群体,设立人才研修支持、出版专业培训两个专项,完善培养使用激励机制,建设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办刊队伍。
编辑:马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