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统一战线>民族宗教
第六届世界佛教论坛系列文化展陈活动揭幕
人民政协网宁波10月16日电(记者 修菁)10月15日,作为第六届世界佛教论坛的系列活动之一,世界佛教文化系列展陈活动在浙江宁波奉化弥勒博物馆揭幕。
10月15日,第六届世界佛教论坛文化展陈揭幕仪式在浙江宁波弥勒博物馆举行。
记者了解到,本届论坛文化展陈有四大特点:一是规模大,本届论坛展陈总面积约2.3万平方方米,为历届论坛展陈面积最大。其中“同愿同行”“和合共生”“翰墨佛缘”三大主题展陈约1.5万平方米,须弥山和弥勒文化专题展约0.8万平米。二是档次高,三大主题展共展出文物73件,包括一级文物12件(套),二级文物15件(套),三级文物23件(套)。
三是原创性,中国美术学院前院长高世名带领由13名教授近百人组成的团组创作了98幅共2000平尺画作,其中包括前五届论坛回顾画作、30米“梵山圣境”长卷等优秀作品,创作水准全国领先。
四是数字化,采用了沉浸式体验、裸眼3D、3D打印、全息投影、交互式多媒体、岩彩动画等载体,数字化展陈形式或内容占总面积的22%,全方位、立体式、多角度呈现“别样精彩”效果。
10月15日,第六届世界佛教论坛三场文化展陈在浙江宁波弥勒博物馆举行。图为与会者参观“同愿同行——中国佛教传承发展主题创作展”。
位于展厅一层的“同愿同行——中国佛教传承发展主题创作展”,汇聚展出130余件(套)佛教文物和作品,融艺术创作与学术研究为一体,将佛教思想中蕴含的慈悲、和平理念贯穿其中,表达出为促进世界和平、增进人类福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佛教智慧和力量的宗旨。
展览以“同愿同行”为主旨,按照历史人物、历史题材、佛教名山、人间佛教四大主题,在“法门龙象”“史海撷英”“名山圣迹”“人间佛教”四大篇章之外,另设“藏传佛教专题展(特展)”。除传统的文物、书画、篆刻、摄影作品外,此项展览还运用多媒体影像、实物及模型、互动装置等多种方式创新展陈。
与会者在“和合共生——世界佛教文化艺术展”上观看佛教主题的非遗文化展示。
同在一层展厅展出的“和合共生——世界佛教文化艺术展”,着眼于中华文明与世界佛教的“和合”与“共生”,通过近500件造像、书画、摄影、非遗等形式的艺术精品,梳理世界佛教文化的发展脉络,体现佛教多元、和平、圆融的文化理念,以期为当代社会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走进展览现场,五幅色彩明艳的中国画引人眼球。这些作品依次对应前五届世界佛教论坛的盛况。艺术化的再现令人穿越时空,回忆经典瞬间,深刻感受到佛教在促进文化交流融合中发挥的桥梁作用。
同日,作为第六届世界佛教论坛的系列文化主题展之一,“翰墨佛缘——‘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佛教艺术珍品展”也在宁波奉化弥勒博物馆开幕,将持续到2025年4月。记者了解到,该展览首次汇聚展出1100余幅中国历代绘画中的精品佛画高清出版打样稿,涵盖敦煌藏经洞出土遗画、黑水城遗址出土唐卡及其他入编“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佛画经典,以及通过等比例高保真数字化3D打印复制的中国石窟寺代表性龛像等,引领观众穿越时空,沉浸于历史文明的深邃长河。
编辑:周佳佳